貨幣戰爭
所屬類目:投資金融
內容簡介:
作者:宋鴻兵。在全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貨幣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通脹、通縮和泡沫越來越頻繁地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但是貨幣背後隱藏的集團利益之爭,卻在很長時間裡不為人知。什麼樣的特殊利益集團左右著貨幣制度的建立和演化?他們如何從政府手中奪取了貨幣發行大權?他們又怎樣製造泡沫和危機,從中漁利?《貨幣戰爭》第一次揭開了貨幣背後的戰爭大幕,為我們展示了政治風波和經濟危機之後的翻雲覆雨手。
貨幣戰爭
- 升級版序言
- 序言
- 第一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歐洲唯一的強權
- 1.1 拿破崙的滑鐵盧與羅斯切爾德的凱旋門
- 1.2 羅斯柴爾德起家的時代背景
- 1.3 老羅斯柴爾德的第一桶金
- 1.4 內森主宰倫敦金融城
- 1.5 詹姆斯征服法蘭西
- 1.6 所羅門問鼎奧地利
- 1.7 羅斯柴爾德盾徽下的德國和義大利
- 1.8 羅斯柴爾德金融帝國
- 1.9 第一章小結
- 第二章 國際銀行家和美國總統的百年戰爭
- 2.1 刺殺林肯總統
- 2.2 貨幣發行權與美國獨立戰爭
- 2.3 國際銀行家的第一次戰役:美國第一銀行(1791-1811)
- 2.4 國際銀行家捲土重來:美國第二銀行(1816-1832)
- 2.5 「銀行想要殺了我,但我將殺死銀行」
- 2.6 新的戰線:獨立財政系統
- 2.7 國際銀行家再度出手:「1857年恐慌」
- 2.8 美國內戰的起因:歐洲的國際金融勢力
- 2.9 林肯的貨幣新政
- 2.10 林肯的俄國同盟者
- 2.11 誰是刺殺林肯的真兇
- 2.12 致命的妥協:1863年《國家銀行法》
- 2.13 第二章小結
- 第三章 美聯儲:私有的中央銀行
- 3.1 神秘的哲基爾島:美聯儲的策源地
- 3.2 華爾街7巨頭:美聯儲的幕後推動者
- 3.3 策立美聯儲的前哨戰:1907年銀行危機
- 3.4 從金本位到法定貨幣:銀行家世界觀的大轉變
- 3.5 1912年大選烽煙
- 3.6 B計劃
- 3.7 《美聯儲法案》過關,銀行家美夢成真
- 3.8 誰擁有美聯儲
- 3.9 美聯儲第一屆董事會
- 3.10 不為人知的聯邦諮詢委員會
- 3.11 真相何在
- 3.12 小結
- 第四章 「一戰」與大衰退:國際銀行家的「豐收時節」
- 4.1 沒有美聯儲,就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
- 4.2 斯特朗操縱下的戰時美聯儲
- 4.3 「為了民主和道德原則」,威爾遜走入戰爭
- 4.4 大發戰爭財的銀行家們
- 4.5 《凡爾賽和約》:一份為期20年的休戰書
- 4.6 「剪羊毛」與美國1921年農業衰退
- 4.7 國際銀行家的1927年密謀
- 4.8 1929年泡沫破裂:又一次「剪羊毛」行動
- 4.9 策劃大衰退的真正圖謀
- 4.10 小結
- 第五章 廉價貨幣的「新政」
- 5.1 凱恩斯的「廉價貨幣」
- 5.2 1932年總統大選
- 5.3 誰是佛蘭克林.德蘭諾.羅斯福
- 5.4 廢除金本位:銀行家賦予羅斯福的歷史使命
- 5.5 「風險投資」選中了希特勒
- 5.6 華爾街資助下的納粹德國
- 5.7 昂貴的戰爭與廉價的貨幣
- 5.8 小結
- 第六章 統治世界的精英俱樂部
- 6.1 「精神教父」豪斯上校
- 6.2 國際清算銀行:中央銀行家的銀行
- 6.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
- 6.4 統治世界的精英集團
- 6.5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
- 6.6 三邊委員會
- 6.7 小結
- 第七章 誠實貨幣的最後抗爭
- 7.1 總統令11110號:肯尼迪的死亡證書
- 7.2 白銀美元的歷史地位
- 7.3 銀本位的終結
- 7.4 黃金互助基金
- 7.5 特別提款權
- 7.6 廢除黃金貨幣的總攻
- 7.7 「經濟殺手」與石油美元迴流
- 7.8 里根遇刺:粉碎金本位的最後希望
- 7.9 小結
- 第八章 不宣而戰的貨幣戰爭
- 8.1 1973年中東戰爭: 美元反擊戰
- 8.2 保羅.沃爾克:世界經濟「有控制地解體」
- 8.3 世界環保銀行:要圈地球30%的陸地
- 8.4 金融核彈:目標東京
- 8.5 索羅斯:國際銀行家的金融黑客
- 8.6 狙擊歐洲貨幣的「危機弧形帶」
- 8.7 亞洲貨幣絞殺戰
- 8.8 中國未來的寓言
- 8.9 小結
- 第九章 美元死穴與黃金一陽指
- 9.1 部分儲備金體系:通貨膨脹的策源地
- 9.2 債務美元是怎樣「煉成」的
- 9.3 美國的「債務懸河」與亞洲人民的「白條」
- 9.4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霸盤生意」
- 9.5 政府特許機構: 「第二美聯儲」
- 9.6 被軟禁的貨幣之王
- 9.7 一級警報:2004年羅斯切爾德退出黃金定價
- 9.8 美元泡沫經濟的死穴
- 9.9 小結
- 第十章 謀萬世者
- 10.1 貨幣:經濟世界的度量衡
- 10.2 金銀:價格動蕩的定海神針
- 10.3 債務貨幣脂肪與GDP減肥
- 10.4 金融業: 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空軍」
- 10.5 中國金融的未來戰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 10.6 邁向世界儲備貨幣之路
- 10.7 小結
- 後記:對中國金融開放的幾點看法
- 11.1 中國金融開放的最大風險是缺乏「戰爭」意識
- 11.2 要貨幣主權還是要貨幣穩定?
- 11.3 貨幣升值與金融系統「內分泌紊亂」
- 11.4 對等開放下的外線作戰
- 11.5 藏匯於民不如藏金於民
- 附:美國債務內爆與世界流動性緊縮
- 12.1 危機重放
- 12.2 資產證券化與流動性過剩
- 12.3 次級和ALT-A按揭貸款:資產毒垃圾
- 12.4 次級貸款CDO:濃縮型資產毒垃圾
- 12.5 「合成CDO」:高純度濃縮型毒垃圾
- 12.6 資產評級公司:欺詐的同謀
- 12.7 債務內爆與流動性緊縮
- 12.8 世界金融市場的未來會這樣
- 大事記
- 自序
- 第一章 德國:國際銀行家的發源地
- 1.1 誰是國際銀行家
- 1.2 戛然而止的戰爭
- 1.3 老布雷施勞德:羅斯柴爾德的代理人
- 1.4 奧本海默:科隆的金融霸主
- 1.5 1848年革命與銀行業的拯救行動
- 1.6 俾斯麥的崛起
- 1.7 布雷施勞德:俾斯麥的私人銀行家
- 1.8 丹麥危機:俾斯麥的意外機會
- 1.9 普丹戰爭:金權小試鋒芒
- 1.10 議會自由派:德國統一道路上的障礙
- 1.11 科隆—明登鐵路私有化:普奧戰爭的財源
- 1.12 為什麼普奧戰爭戛然而止
- 1.13 普法之戰: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 1.14 50億法郎戰爭賠款:銀行家的「大餡餅」
- 第二章 英國:金權的制高點
- 2.1 弗朗西斯:巴林王朝的奠基人
- 2.2 荷蘭:商業資本主義的頂峰
- 2.3 結盟霍普家族:巴林傍上了歐洲第一富豪
- 2.4 「紅頂商人」:金權入股政權
- 2.5 跨越大西洋的人脈網路
- 2.6 路易斯安那融資:史上最驚人的金融案例
- 2.7 1812年英美戰爭:巴林家族裡外通吃
- 2.8 法國戰後賠款:巴林晉陞歐洲第六強權
- 2.9 法國公債合同:雙雄結仇
- 2.10 謀定而後動:羅斯柴爾德終成霸主
- 2.11 金融家與政治家
- 2.12 蘇伊士運河:羅斯柴爾德的金融閃擊戰
- 2.13 拯救宿敵巴林銀行
- 2.14 黃金十字架
- 2.15 進軍中國
- 第三章 法國:金權的割據
- 3.1 法國大革命幕後的瑞士銀行家族
- 3.2 法蘭西銀行:「霧月政變」的投資回報
- 3.3 壟斷被打破:猶太銀行家族的崛起
- 3.4 金融創新的革命
- 3.5 動產信貸銀行(Credit Mobilier):貝列拉的挑戰
- 3.6 「既是騙子又是預言家」
- 3.7 法蘭西銀行:打敗貝列拉的戰略制高點
- 3.8 克里米亞戰爭
- 3.9 天主教銀行家:第三股勢力
- 3.10 金權的進化:從所有權到控制權
- 第四章 美國:金權的「圈裡人」
- 4.1 賽利格曼:從小商販到國際銀行家
- 4.2 奧古斯特·貝爾蒙特的「美聯儲」
- 4.3 紐約的上流社會
- 4.4 國債大王賽利格曼
- 4.5 賽利格曼力撼財政部長
- 4.6 賽利格曼:美國的羅斯柴爾德
- 4.7 賽利格曼:真正的「巴拿馬之父」
- 4.8 希夫的時代
- 4.9 希夫與日俄戰爭
- 4.10 新圈子與老圈子
- 第五章 動蕩的歐洲
- 5.1 永不止息的渴望:回去,回歸錫安
- 5.2 德國銀行家族:回歸希望之火燃起
- 5.3 巴勒斯坦困境
- 5.4 圍堵與崛起:英德的戰略競爭
- 5.5 漢堡美國航線:海上霸權爭奪戰
- 5.6 麥克斯·沃伯格:未來的經濟沙皇
- 5.7 柏林-巴格達鐵路:德國反圍堵的戰略通道
- 5.8 阿加迪爾事件
- 5.9 《貝爾福宣言》與銀行家的夢想
- 5.10 背信棄義:英國統治精英與猶太復國主義的矛盾
- 5.11 經濟武器與《凡爾賽協議》
- 5.12 1922年德國中央銀行「獨立」:超級通脹颶風的「風眼」
- 5.13 顛覆魏瑪共和國的「貨幣戰爭」
- 5.14 沙赫特的「地租馬克」保衛戰
- 5.15 道威斯計劃:扶持德國的開始
- 第六章 希特勒「新政」
- 6.1 「憤青」希特勒
- 6.2 費德爾:希特勒的金融導師
- 6.3 啤酒館暴動:希特勒聲名大震
- 6.4 希特勒被財神「撞了腰」
- 6.5 哈瓦拉計劃(Haavara Agreement)
- 6.6 沙赫特:國際銀行家的中間人
- 6.7 大棋局
- 6.8 納粹德國的社會權力平台
- 6.9 納粹德國的經濟系統
- 6.10 希特勒「新政」
- 6.11 希特勒「新政」的第一把火:中央銀行國有化
- 6.12 「費德爾貨幣」:德國的林肯綠幣
- 6.13 「金融創新」挽救了德國經濟
- 6.14 羅斯柴爾德與希特勒
- 6.15 希特勒的權術
- 第七章 銀行家與情報網
- 7.1 克格勃的「劍橋五傑」
- 7.2 「第五個人」
- 7.3 「使徒會」的圈子
- 7.4 菲爾比的父親
- 7.5 金·菲爾比與維克多·羅斯柴爾德
- 7.6 「劍橋五傑」打入英國情報系統
- 7.7 蘇美之間,左右逢源
- 7.8 核心機密
- 7.9 維克多的對價:原子彈的機密交換以色列建國
- 7.10 「目標巴頓」
- 7.11 多諾凡的來歷
- 7.12 OSS——「OhSoSocial」
- 7.13 謀殺巴頓的動機
- 第八章 統治精英與「隱形寡頭」
- 8.1 韓航KAL007航班的神秘空難
- 8.2 鑽石帝國與精英元首
- 8.3 羅茲會社:英國統治精英的「黃埔軍校」
- 8.4 「米爾納小組」
- 8.5 「米爾納小組」的德國政策基於兩點核心
- 8.6 「盎格魯-美利堅權勢集團」
- 8.7 基金會:財富的隱身大法
- 8.8 心靈雞湯們說:當你放棄越多,你就擁有越多
- 8.9 「家道中落」的洛克菲勒家族
- 8.10 槓桿效應與財富控制
- 8.11 國會的調查
- 8.12 基金會、精英集團與政府
- 8.13 基金會與教育系統
- 8.14 公眾意見塑造
- 8.15 世界政府:「盎格魯-美利堅權勢集團」的奮鬥目標
- 第九章 金融海嘯之後
- 9.1 格林斯潘:經濟機器的工程師
- 9.2 朝鮮戰爭使格林斯潘一夜成名
- 9.3 安·蘭德:格林斯潘的精神導師
- 9.4 誰是上帝之後
- 9.5 安·蘭德的偽命題
- 9.6 如果「大力神」們罷工
- 9.7 黃金:精英們的理想貨幣
- 9.8 扭曲的美元與「債務堰塞湖」
- 9.9 世界經濟的未來:14年的「消費大蕭條」
- 第十章 回到未來
- 10.1 2024年1月1日,世界單一貨幣啟動
- 10.2 單一貨幣:歷史的終結者
- 10.3 危機來得正是時候
- 10.4 貨幣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
- 10.5 完美而致命的組合:世界單一貨幣=黃金+碳貨幣
- 10.6 美元的結局
- 10.7 「大力神」們俯瞰下的世界
- 10.8 致謝與感悟
- 10.9 跋
- 序言
- 第一章 金融高邊疆的陷落
- 1.1 獵殺胡雪岩
- 1.2 洞庭山幫:暗算胡雪岩的幕後黑手
- 1.3 鴉片貿易:金銀本位的大決戰
- 1.4 東印度公司:一個銀行家的帝國
- 1.5 沙遜家族:東方的羅斯柴爾德家族
- 1.6 滙豐銀行:你的地盤我做主
- 1.7 票號錢莊:為什麼沒能發展為國際金融帝國
- 1.8 洋買辦:中國的特殊現象
- 第二章 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
- 2.1 王政復古與金錢崛起
- 2.2 井上馨:日本開國金融元勛
- 2.3 三井家的大掌柜
- 2.4 日本控制了金融高邊疆
- 2.5 明治維新為什麼沒有向外國「招商引資」
- 2.6 日元信用保衛戰
- 2.7 明治維新VS洋務運動
- 2.8 金融毒奶喝殘了漢冶萍公司
- 2.9 命運的裂變
- 2.10 參考文獻
- 第三章 「四一二」政變:蔣介石的「投名狀」
- 3.1 進軍滬寧,蔣介石的猶豫
- 3.2 3000萬金盧布打造的北伐戰爭
- 3.3 蔣介石抱上了更粗的大腿
- 3.4 虞洽卿與蔣介石:不得不說的故事
- 3.5 「四一二」政變背後的金融勢力集團
- 3.6 蔣介石的「再融資」
- 3.7 「寧漢合流」背後的「資本重組」
- 3.8 財閥董事會炒掉了胡鬧的CEO
- 3.9 蔣介石終於上了「創業板」
- 3.10 參考文獻
- 第四章 紅色中央銀行
- 4.1 毛澤民的金融「空城計」
- 4.2 巴黎公社,守著金飯碗挨餓
- 4.3 一手抓槍杆子,一手抓錢袋子
- 4.4 世界上最小的中央銀行 – 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
- 4.5 紅色貨幣的誕生
- 4.6 人民的貨幣,為人民服務
- 4.7 貿易「特區」和蘇區「央企」
- 4.8 錢袋子支持槍杆子
- 4.9 「扁擔中央銀行」和13天的「紅軍票」
- 4.10 紅色貨幣的傳說
- 4.11 參考文獻
- 第五章 蔣介石的金權天下
- 5.1 「剿共」缺錢,蔣介石「暴打」宋子文
- 5.2 中央銀行PK中國銀行
- 5.3 改組與染指
- 5.4 官股與商股的金權博弈
- 5.5 蔣介石的金融集權:「廢兩改元」與「四行兩局」
- 5.6 賣給你個大王八!
- 5.7 白銀風潮:第一次中美匯率戰爭
- 5.8 法幣改革:日本侵華戰爭的導火索
- 5.9 黃雀在後,美國人笑到最後
- 5.10 參考文獻
- 第六章 皇權與金權
- 6.1 日元脫離金本位,財閥中計
- 6.2 木戶侯爵家的秘密會議
- 6.3 「大正政變」與皇權失勢
- 6.4 天皇之夢:皇權的東山再起
- 6.5 三井跟天皇叫板,落入「美元套利陷阱」
- 6.6 「一·二八」淞滬抗戰:日本發動的「假戰爭」
- 6.7 暗殺的國度
- 6.8 皇權戰勝了金權
- 6.9 參考文獻
- 第七章 金陵夢斷
- 7.1 銀行家之死
- 7.2 外匯平準基金:第二中央銀行
- 7.3 孔祥熙的美元橫財
- 7.4 金融版「潛伏」
- 7.5 法幣破產:外匯自由化的惡果
- 7.6 金圓券的最後掙扎
- 7.7 為什麼蔣介石輸掉了貨幣戰爭
- 7.8 參考文獻
- 第八章 人民幣的誕生
- 8.1 邊區的財神爺
- 8.2 邊區貨幣的艱難重生
- 8.3 「物價本位」的北海幣:山東根據地的金融創新
- 8.4 「戰略物資」與貿易戰
- 8.5 人民幣的橫空出世
- 8.6 銀元之戰
- 8.7 棉布之戰
- 8.8 人民幣:為人民服務的貨幣
- 8.9 參考文獻
- 第九章 金融高邊疆與人民幣國際化
- 9.1 貨幣戰爭:歷史的輪迴
- 9.2 人民幣的困境
- 9.3 廣義物價本位:人民幣的另類選擇人民幣的困境
- 9.4 好貨幣的重要特點
- 9.5 窩囊的債權人與囂張的債務人
- 9.6 清算中心:金融網路的「路由器」
- 9.7 人民幣的全球金融網路
- 9.8 金融高邊疆的基礎設施隱患
- 9.9 貨幣「春秋戰國」時代的來臨
- 9.10 參考文獻
- 第十章 白銀的光榮與夢想
- 10.1 2008年9月18日下午2點,世界金融體系幾乎崩盤!
- 10.2 白銀:曾經的世界貨幣
- 10.3 美元紙幣能保值嗎?
- 10.4 美聯儲的「妙計」:放手讓黃金暴漲
- 10.5 黃金與白銀1:16的歷史超穩定結構
- 10.6 雙肩挑的白銀:既是貨幣金屬也是工業金屬
- 10.7 白銀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
- 10.8 2017年,259億個RFID晶元將使用白銀
- 10.9 未來美國木材防護領域每年將消耗2400噸白銀
- 10.10 服裝應用將是白銀最大的未來需求之一
- 10.11 「價格發現」了什麼
- 10.12 白銀市場:1個瓶蓋與100個瓶子的遊戲
- 10.13 白銀操縱調查
- 10.14 大規模擠兌邊緣的白銀市場
- 10.15 白銀的人民戰爭
- 10.16 參考文獻
- 10.17 後記:致謝與感悟
- 自序
- 第一章 雄心初起,美元失敗的遠征
- 1.1 馬克投懷送抱,英鎊喜出望外
- 1.2 英國推銷貨幣「水變油」:外匯儲備呱呱落地
- 1.3 美元橫刀奪愛,馬克傍上了新大款
- 1.4 凱恩斯發現,美元正在顛覆金本位
- 1.5 貿易結算,美元的側翼打擊
- 1.6 逼迫各國恢復金本位,美國欲「挾黃金以令諸侯」
- 1.7 金匯兌本位:流動性泛濫的根源
- 1.8 匯率衝擊波與法郎保衛戰
- 1.9 滑向經濟大裂谷,金錢權力的真空
- 1.10 參考文獻
- 第二章 攝政天下,剿滅英鎊割據
- 2.1 金本位崩潰,英鎊區割據自立
- 2.2 美聯儲險些解體,美元驚魂的48小時
- 2.3 三輪貨幣量化寬鬆,美國並沒有走出大蕭條
- 2.4 「我的命運,我自己操盤!」
- 2.5 被遺忘的美國崛起真相
- 2.6 乘人之危,美國豪奪英國資產
- 2.7 《租借法案》,庖丁解牛英帝國
- 2.8 布雷頓森林王朝:黃金弱君登基,美元攝政天下
- 2.9 對英鎊痛下殺手,美元無毒不丈夫
- 2.10 參考文獻
- 第三章 貨幣冷戰,拒絕美元就是拒絕和平
- 3.1 斯大林拒絕美元,凱南起草冷戰檄文
- 3.2 金盧布與新經濟政策
- 3.3 蘇聯的發展模式之爭
- 3.4 德國給力,蘇聯工業化加速
- 3.5 盧布帝國的擴張
- 3.6 糧食困局,高速工業化的惡果
- 3.7 石油峰值,蘇聯跌向深淵
- 3.8 美元痛下石油匕首,盧布含恨魂歸西天
- 3.9 參考文獻
- 第四章 合縱連橫,歐洲貨幣的崛起與困惑
- 4.1 德國工業險遭「閹割」,羅斯福之死挽救了德國!
- 4.2 馬克變天,蘇聯變臉
- 4.3 煤鋼聯盟,歐盟與歐元夢想的搖籃
- 4.4 「歐洲之父」身後的「影子政府」
- 4.5 美元從稀缺到過剩,金權的天平向歐洲傾斜
- 4.6 歐洲美元,一片金融的新大陸
- 4.7 貨幣同盟:歐洲整合的起點,還是終點?
- 4.8 黃金大決戰
- 4.9 1971年美元「篡金自立」,建立美債帝國
- 第五章 東方欲曉,中日工業化的角力
- 5.1 盧布援華,中國得到了蘇聯的「馬歇爾計劃」
- 5.2 大躍進與大衰退
- 5.3 人民幣的「物資本位」,再次遏制了惡性通脹的蔓延
- 5.4 工業化的變軌與加速:中國錯失了機遇
- 5.5 日本工業險遭「閹割」,麥克阿瑟大搞「土改」
- 5.6 「傾斜生產計劃」,帶來了煤鋼和通脹
- 5.7 道奇路線,日元投入美元帝國的懷抱
- 5.8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日本工業化的變軌與加速
- 第六章 蛇形漸進,通往歐洲合眾國的歐元之路
- 6.1 禍起蕭牆,戴高樂下台;風雲急轉,歐洲整合提速
- 6.2 美債帝國開張不利,賣糧草「賠了夫人又折兵」
- 6.3 1973年10月,石油危機讓工業國家脫軌
- 6.4 歐洲匯率求穩定,美元浮動掀波瀾
- 6.5 「莫內圈子」解體,歐洲聯盟徘徊不前
- 6.6 再舉莫內精神大旗,「歐洲行動委員會」在行動
- 6.7 德洛爾委員會,歐洲貨幣聯盟的臨門一腳
- 6.8 兩條戰線:德國統一與貨幣聯盟
- 6.9 歐元帝國創世紀
- 第七章 債務驅動,美利堅盛世的脆弱
- 7.1 債務貨幣,經濟增長的「癌變基因」
- 7.2 「SDR替代賬戶」:不流血的金融政變
- 7.3 新自由主義,1%的富人的吶喊
- 7.4 沃爾克的貨幣「化療」,美債帝國轉危為安
- 7.5 借來的繁榮
- 7.6 美元的冰火兩重天
- 7.7 格林斯潘:金融市場的最後拯救人
- 7.8 信息革命,何以短命?
- 第八章 亢龍有悔,中國模式3.0的升級
- 8.1 「折騰」中的艱難起步
- 8.2 中國經濟起飛的第一級火箭——農村工業化
- 8.3 中國經濟起飛的第二級火箭——全球化
- 8.4 中國的兩大出口品種:商品和儲蓄
- 8.5 中國模式3.0:形成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
- 8.6 中國經濟起飛的第三級火箭——農業的第二次工業化
- 8.7 創造就業,擴大市場規模的第二戰場
- 8.8 房地產是財富泡沫,還是經濟增長的支柱?
- 8.9 擺脫美元,人民幣需要「刮骨療毒」
- 第九章 戰國時代,地平線上的亞元
- 9.1 「中美國」的困境
- 9.2 2012之後的危險10年
- 9.3 誰能拯救歐元?
- 9.4 中國的近憂與遠慮
- 9.5 亞洲經濟共同體
- 9.6 建立亞洲美元市場:香港就是橋頭堡
- 9.7 亞洲貨幣同盟:亞洲貨幣基金(AMF)的戰略方向
- 9.8 人民幣,還是亞元?這是一個問題
- 9.9 美元、歐元、亞元的戰國時代
- 9.10 感悟與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