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憂書屋 分類
返回 忘憂書屋目錄
忘憂書屋 > > 貨幣戰爭 > 3.7 法蘭西銀行:打敗貝列拉的戰略制高點

3.7 法蘭西銀行:打敗貝列拉的戰略制高點

所屬書籍: 貨幣戰爭
    誰能控制中央銀行,誰就能在競爭中處於戰略優勢地位。過去如此,今天也是如此。雷曼兄弟的覆亡就是因為沒有吸取歷史的教訓。     動產信貸銀行號稱是代表公共利益的金融中心,實際上對法蘭西銀行的業務造成了挑戰。1852年之前,法蘭西銀行不發放鐵路股份作抵押的貸款,且貸款利率高達6%。到1852年11月,受到動產信貸銀行的壓力,利率只有了。同時期羅斯柴爾德法國銀行持有的法蘭西銀行股份也大大貶值。羅斯柴爾德自然更對動產信貸銀行恨之入骨。這種情勢也開始促成羅斯柴爾德與法蘭西銀行結成同盟。     羅斯柴爾德在動產信貸銀行創立之初曾購買動產信貸銀行5000股觀察一下行情,與此同時,貝列拉卻在悄悄地賣出。其實,和所有忽悠的人一樣,貝列拉心裡非常清楚他們的很多金融創新早晚會出大問題,羅斯柴爾德對此也是洞若觀火。     1852年11月15日,詹姆斯·羅斯柴爾德寫給拿破崙三世的私信中,嚴厲批評動產信貸公司這樣的股份制銀行是「國家經濟的災難」,他指出股份制銀行的股東不公開姓名,所以可以不負責任,就有機會濫用權力處理人民的財產。詹姆斯警告新型銀行將會「用其巨額投資主宰商業和工業,為市場制定規則和法律,而這樣的法則將不受控制,超越競爭……將大部分國家財富都集中在他們手中……最終這些銀行的力量會超過政府」。[18]同時,詹姆斯又告訴拿破崙動產信貸公司根基不穩,「是建在沙灘上的」,因為他們發行的債券付給投資者固定利息,而銀行本身對該項投資的投入是『不確定而不可靠的變數』。一旦發生危機,銀行將會拖累整體經濟「滑向深淵」。詹姆斯預見到新型銀行的準備金一定不足,一旦陷入危機,政府就只能選擇「整體破產」或者「終止金銀與紙幣的兌換」。這些話當初說來不完全是為了嚇唬拿破崙三世的,而後來的事實證明並非空穴來風。羅斯柴爾德關於動產信貸銀行的評價只要將名稱和年份更改一下,完全可以用「論金融衍生品的風險」為題,直接發表在金融海嘯後的《金融時報》頭版。今天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能在全球金融海嘯中獨善其身,倒也不是浪得虛名。     1855年,銀行和鐵路的繁榮都到達高峰,克里米亞戰爭造成巨額資金缺口,當年偏又趕上農業歉收,法蘭西銀行頓時喘不上氣了。1855年8月,為緩解已經空虛的儲備金,法蘭西銀行不得不從羅斯柴爾德法國銀行購入3000萬法郎的黃金和2500萬法郎的白銀。一年後,情況愈加惡化,法蘭西銀行沒招了,申請終止紙幣與金銀的兌換。絕大多數銀行董事都贊同這一提議,只有阿爾方斯·羅斯柴爾德反對。最後阿爾方斯父子得到法國財政部長的支持,以提高貼現率和大規模購入價值8300萬法郎的黃金和白銀來遏制擠兌風潮,羅斯柴爾德銀行出面維持住了法蘭西銀行的現金流。1855年到1857年,羅斯柴爾德巴黎銀行向法蘭西銀行提供了價值億法郎的黃金,總共獲得11%的利潤。羅斯柴爾德銀行與法蘭西銀行的共生共榮關係得到了空前深化。     在法國,對貝列拉的支持派也遠非鐵板一塊,在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運作之下,親貝列拉的法蘭西銀行高官被調離開巴黎外放駐外大使。1855年,阿爾方斯·羅斯柴爾德當選法蘭西銀行的董事長,羅斯柴爾德銀行成為法蘭西銀行的最大股東。羅斯柴爾德家族對法國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影響力,最終將決定羅家和貝列拉的角斗中誰是最後的贏家。     貝列拉家族的擴張仍在繼續,其主攻方向就是奧地利動產信貸銀行的建立。     伊薩克·貝列拉親往維也納提出發展奧地利金融、工業的一攬子建議,遊說國會和朝廷循法國成功的先例,建立奧地利動產信貸銀行和修建從維也納到的里亞斯特的鐵路線,而一批維也納貴族和銀行家也在鼓吹此事,要求朝廷頒發成立奧地利動產信貸銀行的特許狀。奧地利前首相亞歷山大·巴赫(Alexander Bach)和財政大臣馮·布魯克(von Bruck)男爵都覺得貝列拉家族的建議對於帝國經濟發展大有裨益。     恰在此時,羅斯柴爾德家族駐維也納的掌門人所羅門去世,羅家在哈布斯堡宮廷中無人。詹姆斯不能容忍沒有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參與奧地利新的金融機構,於是揀選所羅門之子安塞姆·羅斯柴爾德(Anselm Rothschild)主持奧地利家族業務。安塞姆甫一到任,立即串聯各路動產信貸銀行的反對勢力,迫使奧地利朝廷認識到與動產信貸銀行敵對的金融財團的實力,於是帝國大臣們勸說兩家合股搞一個新銀行,共同為哈布斯堡王朝效命。     針對這一提議,安塞姆精明地建議帝國朝廷將這一新機構的業務範圍嚴格限制在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土內,以防止資本外逃,促進奧地利本國實業發展。對於分號和合作夥伴遍及歐洲各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來說,可以非常輕鬆地避開這樣的限制,但是對於正欲在國際舞台上大展拳腳,並且急需調動各地資源支撐其在更大領域擴展的動產信貸銀行來說,卻是一個緊箍咒。     伊薩克不得不同意在大幅縮減原定億法郎資本金的條件下加入這個新金融機構。但是,此時的貝列拉家族由於缺乏充足的資金,其進攻態勢已呈強弩之末。     在掌握了中央銀行大權之後,羅斯柴爾德此時決定進行戰略反攻,在奧地利動產信貸銀行問題上,對於風頭正健的貝列拉家族給予迎頭痛擊。     他們首先利用動產信貸銀行戰線拉得過長,資金不敷使用的困境,切斷其繼續擴張的現金支持。1855年9月,貝列拉兄弟宣布要發行長期債券,羅斯柴爾德利用其在法國中央銀行的影響力,以「減輕資本市場的壓力」為由,拖延並凍結了動產信貸銀行億法郎企業債的發行,進一步削減了動產信貸銀行的現金流。在失去發行長期債券的機會後,動產信貸銀行很難繼續為龐大的土地開發項目提供投資。貝列拉的凌厲攻勢終於被遏制住了。[19]     同時,羅斯柴爾德在法國政府內部鼓動對動產信貸銀行將大量資本投入國外市場的懷疑態度,最後迫使伊薩克不得已通知奧地利政府:「由於法國政府的態度」,動產信貸銀行不能參加新成立的奧地利聯合信貸銀行,而這個銀行很快發展成為奧地利帝國居於領導地位的投資銀行和歐洲大陸規模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在奧地利聯合信貸銀行的問題上,貝列拉家族完全失敗了。     1857年,隨著歐洲經濟危機進一步深化,鐵路工程大受影響,貝列拉手裡的幾條主幹線都陷入虧損,而羅斯柴爾德掌握的鐵路線卻在危機中倖存。法蘭西銀行從教訓中認識到有著致命缺陷的是以貝列拉為首的「新」銀行,而不是姓羅斯柴爾德的「老」銀行。     隨著歐洲的鐵路建設越來越超出國家邊界,向跨越多國地域發展。羅斯柴爾德銀行的「國際化」優勢在此時突出顯現,而動產信貸銀行功虧一簣,明顯敵不過羅斯柴爾德銀行遍布歐洲的分支機構之間相互呼應、彼此馳援的優勢。1857年後,動產信貸銀行在鐵路融資上甘拜下風了。     1857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動產信貸銀行的資金缺口越來越大,原先持有的大量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來源枯竭,不僅如此,這些公司反而需要動產信貸銀行大規模資金反哺。在資產價格暴跌之中,貝列拉又無法承受拋售這些股票所帶來的嚴重損失,動產信貸銀行的資金迅速枯竭。     貝列拉的投資冒險行為也是導致其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1854年,法國獲得修建和使用蘇伊士運河的租讓合同。貝列拉兄弟認為,運河開通後馬賽港將成為法國通往東方的第一良港,於是大量投資馬賽港附近地產,佔到同期對外投資5500萬法郎中的5200萬。結果蘇伊士運河1869年才最終建成,龐大的資金被牢牢地套在了馬賽地區的地產項目上,最後動產信貸銀行滑稽地變成了「不動產」信貸銀行。     1863年,貝列拉兄弟提出為動產信貸銀行的資本金增資一倍的建議,但遭到政府拒絕。當貝列拉最終獲得批准擴大資本金的時候,為時已晚,動產信貸銀行股價大跌,已到破產邊緣。其他金融機構見勢不妙,都不願意伸手相救。1868年,走投無路的貝列拉兄弟只好去尋求法蘭西銀行這一「最後貸款人」的幫助。     這下終於撞上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槍口。作為條件,中央銀行要求貝列拉兄弟辭職,並安排一位法蘭西銀行的前總裁成為動產信貸銀行的董事長,主持銀行的重建工作。動產信貸銀行從此一蹶不振。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中壽終正寢。盛極一時的動產信貸銀行其實從1852年到1857年危機爆發,只紅火了5年左右。     尤金·貝列拉(Eugène Péreire)是伊薩克的兒子,後成為貝列拉家族下一代的核心人物。 1881年創立跨大西洋銀行,現在是法國最古老的私人銀行之一。1909年,尤金的孫女和羅斯柴爾德家族聯姻,冤家最後成了親家。[20]
忘憂書屋 > > 貨幣戰爭 > 3.7 法蘭西銀行:打敗貝列拉的戰略制高點
回目錄:貨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