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背信棄義:英國統治精英與猶太復國主義的矛盾
在1917年《貝爾福宣言》發表之後,以羅斯柴爾德爵士為首的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一心希望協約國在「一戰」的勝利,能夠打開猶太人在巴勒斯坦這塊上帝期許之地復國的大門,但是現實情況的發展,大大出乎他們的預料。
從英國統治精英的世界觀來看,大英帝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有三大支柱:第一,控制中東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第二,控制中東地區這一連接歐亞非三大洲的戰略樞紐地位,以確保英國勢力範圍與印度和其他遠東殖民地的咽喉耍道:第三,防止任何其他勢力控制這一地區,從而對上述英帝國核心戰略利益造成威脅。因此,英國在中東地區的必然戰略就是始終將這一地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壟斷一切政治、經濟、軍事權力,而絕不願意在這一地區出現難以控制的獨立主權國家,不管這個國家是猶太人的國家還是阿拉伯人的國家。
於是,在戰爭勝利之後,英國人背棄了戰時因為需要尋找打垮奧斯曼帝國的盟友,而許給阿拉伯人建立獨立阿拉伯國家的諾言,一手將該地區納入英帝國託管的殖民地軌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執著於《貝爾福宣言》的原則,一來勢必激起阿拉伯人的極大反彈,二來也未必符合英帝國在中東的戰略利益。於是英帝國外交部、殖民地事務部和巴勒斯坦的英國託管當局執行了一條鼓勵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同時抵制猶太人建國的折衷方針。結果這一方針既惹翻了阿拉伯人:憑什麼我們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要讓給猶太人,而且這夥人很可能在我們的地盤上建立國家?——又激怒了猶太人:建國希望破滅,背信棄義的英國人擺明了就是過河拆橋。
在阿猶衝突、巴勒斯坦當地人民與英國託管當局的矛盾日益激化、衝突不斷的情況下,英國政府不得不考慮對其巴勒斯坦政策進行進一步調整。
1922年7月,英國殖民大臣丘吉爾代表英國政府發表了一項聲明,史稱《丘吉爾白皮書》,其主要精神包括:(1)無意將整個巴勒斯坦變成一個猶太民族家園;(2)猶太社團有必要增加移民人數,但其數量不得超過當地經濟吸收能力。
1930年10月,英國殖民大臣帕斯菲爾德代表英國政府發表了另一項政策聲明,史稱《帕斯菲爾德白皮書》。其主旨在重申《丘吉爾白皮書》闡明的各項原則基礎上,將維護阿拉伯人的利益置於幫助建立猶太人家園的努力之上,宣稱如果猶太移民影響了阿拉伯人的就業,就應當減少或停止猶太移民的遷入。
1939年5月,英國政府又單方面發表了《關於巴勒斯坦事務的的白皮書》,因為當時英國的殖民大臣是麥克唐納,這份白皮書又被稱為《麥克唐納白皮書》。其主要內容包括:(1)英國政府明確宣布把巴勒斯坦變成一個猶太國家並不是其政策的一部分,(成立猶太國)是違反委任統治書所規定的對阿拉伯人的義務的,是違反它從前對阿拉伯人的保證的;(2)英國政府的政策是在10年之內建立一個獨立的、與英國有聯繫的巴勒斯坦國,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按人口比例加入新政府;
(3)5年內允許75000名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5年之後未經阿拉伯人允許不得移入猶太人;
(4)過渡時期內授權英國託管當局一切權力來限制和禁止土地轉移。《麥克唐納白皮書》是對《貝爾福宣言》的全面修正,是英國巴勒斯坦政策的重大轉變,實際上放棄了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支持。
很明顯,「一戰」之後20年,英國中東政策的變化就是逐漸放棄對猶太復國主義的支持,這一點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領導人早在1922年《丘吉爾白皮書》出台時就看得很清楚,而「一戰」以後的英帝國,挾打敗德國之威,正是日不落帝國日落之前夕陽無限好的光景。
這樣,擺在猶太復國主義者面前的戰略選擇就很明晰了:為了重建以色列,完成《舊約》中神的期許,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藉助外力打垮了奧斯曼帝國在中東完整的地緣政治板塊。此時他們決定再次故技重施,藉助外力打垮英帝國在中東地區的頑固態度,在帝國中東統治的廢墟上重建以色列和「第三聖殿」。
那麼這個外力選擇誰呢?放眼望去,有能力打垮英帝國的,無非美、德、蘇三國,而在這三國當中,挑動美英之間進行足以打垮英帝國的全球性戰爭是不可想像的;蘇聯的斯大林只能利用卻無法控制。這樣最有可能跳出來武力打擊大英帝國,在地緣政治上距離英帝國本土最近,又便於猶太資本控制的,當屬「一戰」戰敗國,蒙受凡爾賽和約羞辱,復仇主義籠罩全國而又急需外國資本恢復國民經濟的德國。而當時統治德國的,卻是按照英美自由主義政治邏輯組織起來的魏瑪共和國,這個虛弱的魏瑪共和國完全符合英帝國既穩定德國局勢又不讓德國壯大的戰略,這樣的德國是不足以承擔起迫使英帝國在中東問題上讓步的重任的。
顛覆軟弱的魏瑪共和國,重建一個強大的德國,為大英帝國製造一個危險的敵人,以迫使英國重新依賴猶太銀行家的錢袋,這是一個既能實現復國的戰略目的,又可從中大獲其利的戰略。不過,人算不如天算,沒想到他們千迴百轉物色和扶植起的是一個比斯大林更不靠譜的人物,德國最後是強大了,卻完全失去了控制。當然,此乃後話。
當務之急,是如何顛覆魏瑪共和國。銀行家們沒有武裝,同時,在戰爭剛結束的歐洲,立刻策動另一場戰爭的條件遠未成熟。1922年,銀行家們唯一的選擇就是發動一場「貨幣戰爭」來摧毀魏瑪共和國的基礎。
國際銀行家動手運作時,很快就發現另外一股勢力也在朝著同樣一個方向推進,這就是美國新興的金融勢力集團——摩根和洛克菲勒集團。當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超越老牌的大英帝國之後,美國金融勢力也同步快速膨脹,原來跟著歐洲銀行家老大跑腿的小弟,逐漸萌生了自己的野心。「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的想法與日俱增,早在「一戰」爆發之前,美國新興的精英集團就開始考慮取代英國成就全球霸主的大業了。
此時,兩股勢力相遇,終於找到了知音,兩者的戰略目標幾乎完全一致,實施的戰術步驟也可以很好地協調。雙方的最高戰略目標就是打垮大英帝國的全球霸權,猶太銀行家要的是實現以色列復國的夢想,美國精英看中的是世界霸主的交椅。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理想打手」就是德國,強大的、充滿攻擊力的德國符合雙方共同的利益。當然,在強大的德同頭上必須事先套上緊箍咒,以防德國反咬一口。因此,從中央銀行到金融系統,從工業集團到原材料基地,必須被徹底控制起來,然後,軟弱的魏瑪共和國必須被強勢的新德國取代,才有能力執行這一「偉大」的戰略。
如何才能徹底控制德國的經濟命脈呢?一場「貨幣戰爭」浮出水面。徹底摧毀德國的貨幣系統將使德國的所有資產變得廉價無比,再進行控制就易如反掌了。
按照股票操縱的行話就是,先做空,逢低吸納;再做多,贏得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