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1694年,英王威廉一世頒發了英格蘭銀行的皇家特許執照,第一個現代銀行誕生。
1789年,漢密爾頓被華盛頓總統任命為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他是美國中央銀行制度的主要推動者。
1791年2月25日,華盛頓簽署了美國第一個中央銀行的授權,有效期20年,以得到外國資金的入股。國際銀行家取得了第一個重大勝利。
1800年,羅斯柴爾德家族成為法蘭克福最富有的猶太家族之一。梅耶獲得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授予的「帝國皇家代理」稱號。
1803年,梅耶以羅斯柴爾德的名義給丹麥國王貸款,聲名鵲起,極大地提高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聲譽。
1811年,英格蘭銀行和內森.羅斯柴爾德成為美國中央銀行——美國第一銀行的主要股東。
1811年3月3日,美國第一銀行關門大吉,使內森勃然大怒,要給美國人一次教訓,幾個月後,爆發了英美之間的1812年戰爭,打到美國政府債台高築。
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戰役,英國擊敗拿破崙大軍。內森.羅斯柴爾德提前獲知戰況情報,利用英國公債狂賺了20倍的金錢,一舉成為英國政府最大的債權人,主導了英國日後的公債發行。
1816年,美國第二銀行誕生。
1818年11月,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歐洲各地同時放量拋售法國債券,造成市場極大恐慌,迫使路易十八向其求援,最終完全控制法國金融。
1818年,所羅門和他的弟弟卡爾都參加了討論拿破崙戰敗後歐洲未來的亞琛會議,在會議上結識了梅特涅,並由此開始頻繁向王室放貸和融資。
1822年,哈布斯堡王室授予羅斯柴爾德4兄弟男爵稱號。
1822年,所羅門、詹姆斯、卡爾3兄弟參加了重要的維羅納會議,會後羅斯柴爾德銀行得到了資助第一條中歐鐵路的項目。
1835年1月8日,傑克遜總統還清了最後一筆國債,這是歷史上美國政府唯一一次將國債降到了零,還產生了3 500萬美元的盈餘。
1835年1月30日,傑克遜總統遇刺,但幸運逃過一劫。
1837年,美國第二銀行的延期申請遭到傑克遜總統的否決,羅斯柴爾德家族所把持的歐洲主要銀行業同時收緊了美國銀根,美國陷入了嚴重的「人為」貨幣流通量劇減的境地,最終引發了1837年恐慌,經濟陷入衰退長達5年之久,其破壞力之大直追1929年美國大蕭條時期。
1841年3月4日,哈里森總統在發表就職演說時受寒,並且日趨嚴重,最後不治而亡,有歷史學者認為總統是被砒霜毒死的。
1843年,所羅門收購了當時世界十家最大的重工業公司中的Vitkovice聯合礦業公司和奧地利–匈牙利冶煉公司。
1850年7月9日,泰勒總統因為鬧肚子神秘去世。
1850年左右,羅斯柴爾德家族總共積累了相當於60億美元的財富。
1853年,外國資本尤其是英國資本已經擁有了美國聯邦國債的46%,各州債券的58%,美國鐵路債券的26%,從而再度給美國經濟套上了籠頭。
1863年,林肯為了獲得第三次綠幣發行的授權以贏得戰爭,不得不向國會的銀行家勢力低頭,簽署了1863年《國家銀行法》。
1865年4月14日,林肯被刺身亡。刺殺事件被廣泛認為是一個大規模的陰謀,參與陰謀的可能有政府成員和金融勢力。
1869年,J.P.摩根在倫敦與羅斯柴爾德家族會面,摩根家族與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合作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
1872年,歐內斯特.賽德受國際銀行家委託,通過賄賂促成了1873年《硬幣法案》,史稱「1873年惡法」,使金幣成為貨幣中唯一的主宰。
1879年,羅斯柴爾德家族成為美國鐵路最大的債權人。
1881年3月1日,林肯的盟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死於刺客之手。
1881年7月2日,美國第20屆總統詹姆斯.加菲爾德遇刺,之後去世。
1891年2月5日,羅斯柴爾德家族和英國的其他一些銀行家成立了秘密組織「圓桌會議集團」,美國也建立了相應的組織,牽頭的就是摩根家族。
1912年,愛德華.豪斯發表小說《菲利浦.德魯:管理者》,書中對美國未來的預測和國際銀行家所期望的高度吻合,一經出版就引起了美國上流社會的矚目。
1913年,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成立,最終標誌著國際銀行家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1913年12月23日,《美聯儲法案》獲得通過,國際銀行家徹底控制了美國的國家貨幣發行權。
1914年11月16日,美聯儲正式開始運作。
1915年9月,5億美元的盎格魯–法蘭西貸款行動正式拉開了序幕。
1917年6月17日,豪斯作為召集人在紐約發起成立了「國際事務協會」,1921年改組為「外交協會」,一個致力於控制美國社會和世界政治的組織由此誕生。
1920年5月8日,美聯儲董事會召開了一個秘密會議,直接導致了信貸緊縮,對農業進行了一次成功的「剪羊毛」行動。
1929年,紐約貨幣市場上投資股票的貸款供應量突然急劇減少,造成了1929年危機,實際上是國際金錢大亨們算計好的對公眾的「剪羊毛」行動。
1930年,國際清算銀行成立。它是一個中央銀行家的銀行,運作完全獨立於各國政府,無論在戰爭時期還是和平時期完全免於向各國政府繳稅,只接受各國中央銀行的存款。
1931年,華爾街銀行家召開會議,決定進一步支持希特勒。
1934年1月,羅斯福通過《黃金儲備法案》,金價定位在每盎司35美元,但美國人民無權兌換黃金。
1935年,參議員奈伊領導的特別委員會發布了厚達1 400多頁的報告,詳細披露了美國參加「一戰」的秘密,曆數銀行家和軍火公司在參戰過程中的陰謀和不法行為。
1954年,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成立,它是美國外交協會的「國際版」,它的最終目的就是建立一個世界政府。
1961年11月,美國和7個歐洲主要國家建立了「黃金互助基金」,它的主旨就是壓住倫敦市場的黃金價格。
1963年6月4日,肯尼迪簽署了一份鮮為人知的1110號總統令,命令美國財政部發行白銀券,從美聯儲手中奪回貨幣發行權。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身亡。
1967年,一個15人的美國專家課題組完成了一份絕密報告,研究世界進入「永久和平」階段後,美國將面臨的挑戰和美國的對應策略。同年,《鐵山報告》一書出版,震驚美國社會各界。
1968年3月17日,黃金互助基金計劃壽終正寢。
1969年3月18日,美國國會取消了美聯儲發行的美元必須擁有25%的黃金支撐的強制要求,這一行為切斷了黃金和美元發行的最後法律強制關係。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關閉黃金兌換窗口,這是美國繼1933年羅斯福對國內人民賴賬以來,再次對國際社會賴賬。
1973年10月16日,中東地區的伊朗、沙特和4個阿拉伯國家祭出「石油武器」,同時宣布油價上漲70%,此舉對70年代以後的世界格局造成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1975年1月,美國財政部第一次開始拍賣黃金,但是難以抵擋黃金的買盤。
1978年,戴維.洛克菲勒向卡特力薦手下名將保羅.沃爾克出任美聯儲主席。
1981年1月,里根上任伊始就要求國會成立「黃金委員會」,研究恢復金本位的可行性,此舉直接觸犯了國際銀行家的禁區。1981年3月30日,里根遇刺。
1985年9月,美、英、法、日、德5國財長在紐約廣場簽署了「廣場協議」,目的是讓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有控制地貶值」,日本銀行被迫同意日元升值。
1987年9月,世界野生環境保護委員會第四次大會在美國召開,提出了實際由國際銀行家控制的「世界環保銀行」的方案。
1989年12月29日,日本股市達到歷史巔峰,日經指數衝到38 915點,大批的股指沽空期權開始發威,日經指數頓挫。
1999年9月,歐洲的中央銀行家們達成了「華盛頓協議」,限制各國在未來5年內出售或出租黃金的總量,消息傳來,黃金「租借」利率在幾個小時之內從1%跳升到9%,做空黃金的生產商和投機商的金融衍生產品損失慘重。
2004年4月14日,羅斯柴爾德家族突然宣布退出倫敦黃金定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