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金融創新」挽救了德國經濟
1933年5月31日,德同政府宣布發行10億馬克的「創造就業匯票」,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支付特殊的技術工程項目。這些可再展期的票據被政府支付給僱主,僱主將承辦大型項目並僱用大量工人,這樣從企業主一直到普通家庭,都能夠從「創造就業匯票」獲益。當這些票據流入銀行系統中之後,將會不停地產生放大效應,而且這種票據可以在德國中央銀行進行再貼現,這意味著「創造就業匯票」和黃金、外匯、長期國債一同構成了德國貨幣供應的基礎。
初期的「創造就業匯票」中的大部分,從來沒有拿到德國中央銀行進行再貼現,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4.5%r的利息比較有吸引力,大量銀行和其他機構選擇持有這些票據,而不是進行再貼現。據統計,從1933年到1938年,「創造就業匯票」的發行量逐年上升,到1938年的餘額高達120億馬克,佔全部政府赤字開支的85%。其中大約有一半用於向直接創造就業的企業進行融資,另一半被用於德國秘密的軍事擴張。
「創造就業匯票」的一個重大優點就在於,它把真正的購買力放到了德國新被僱用的工人手上。隨著這些票據流通量的加大,閑置的資源利用率大幅上升,而失業率迅速下降。
年份 「創造就業匯票」餘額 失業人口
(億馬克) (萬)
1933 10 600
1934 21 270
1935 48 220
1936 93 160
1937 120 90
1938 120 40
1939 120 20
在公共工程方面,特別是在建設新興中產階級的住房領域,「創造就業匯票」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1932年德國大約有14.l萬棟住房,而到1934年,大約有28.4萬棟各種住宅建成。顯然「創造就業匯票」使德國在建的住宅面積在兩年之內翻了一番。同時這些錢還用於修建德國的公路系統,「創造就業匯票」建成的公路里程高達數千公里,形成了覆蓋全德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
希特勒所採取的經濟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對德國中產階級和貧困階層產生,強有力的保障作用,也招致外國銀行家的強烈不滿和嚴重關注。德國由政府直接發行的「創造就業匯票」這種近似貨幣,在很大程度上繞過了國際銀行家對德國經濟的控制。一些經濟學家相信,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之一,在於德國政府靠自己發行貨幣,完全擺脫了英美對它的控制。由於外匯和黃金緊缺,德國必須向英美的國際銀行家借貸,這種債務關係就使得德國的政治、經濟、政策和相關重要利益,受到國際銀行家直接和間接影響。但如果把這個環節給邁過去的話,希特勒就掌握了德國經濟發展的決定權。
希特勒執政初期,取得了巨大的社會認同感和民眾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使德國的經濟發展擺脫了英、美主流經濟學理論的束縛,重建了德國經濟。可以說,國際銀行家對希特勒這一寶是明顯地押錯了。希特勒是不會甘心充當別人傀儡的。
沙赫特對於「創造就業匯票」的看法,顯然是比較矛盾的。他一開始在跟費德爾論戰的時候,曾經提出這是一個非常愚蠢和非常糟糕的主意,但後來他也不得不自食其言。幾十年後,有很多人反覆問他,這種就業匯票到底是不是成功的設計,這種不管什麼時候一旦出現儲蓄短缺,都用中央銀行的信用來替代資本儲蓄到底能不能持久?沙赫特從理論上也承認了就業匯票的有效性,不過他仍然提出一系列限制條件,那就是只能在特定的情況下,這個措施才能夠有效。當時的德國原材料沒有任何庫存,工廠空空蕩蕩,機器設備完全閑置,有600多萬就業人口處在失業狀態下——只有在這種情況下,當信用被授予企業主,而讓工人重新利用工廠,利用原材料,利用機器開始生產,這樣一副藥方才能挽救資本創生力。
但沙赫特從骨子裡還是對這樣的做法表示不滿,其實他最後下台也與拒絕再給這樣的就業匯票進行「再貼現」有直接關係。據他自己透露,在1939年1月,德國中央銀行向希特勒遞交了一份備忘錄,提出拒絕再給德國政府更多的信用,此備忘錄後果嚴重。1月19日,沙赫特被政府解僱了。第二天,希特勒發出命令,德國中央銀行必須授予政府所有的信用,這個信用只要是政府需要的,德國中央銀行就必須要授予。
沙赫特被解僱之後,德國政府對公眾一直保密了5個多月。直到1939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他拒絕為德國政府提供進一步的信貸,有可能是導致他其後在紐倫堡審判中逃過一劫的重要原因。
在戰後的1948年,一批美國教授為當時戰敗的德國再次設計了一套貨幣改革方案:引入德意志銀行的馬克,一開始每個人都會收到40馬克的支付,而企業僱員收到60馬克,政府部門收到1個月工資相對應的馬克。但是所有帝國馬克貨幣,不管是儲蓄賬戶還是債務數額,統統減少到票麵價值的1O%。在另外一方面,股票、資產和其他有形資產保持不貶值,這是一次空前的「剪羊毛」行為,因為窮人的財富存在儲蓄賬戶中,而富人的財富主要是在資產上。這種類型的「定向爆破式」的貨幣貶值,實際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財富轉移過程,產生了嚴重甚至是殘酷的社會結構重大改變,在某種意義上,它的嚴重程度和衝擊的廣泛程度,不亞於1923年的超級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