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貨幣:經濟世界的度量衡
貨幣是整個經濟領域最基本最核心的度量衡,貨業淖饔鎂拖嗟庇諼錮硎瀾韁械那Э恕⒚住⒚氳茸鈧匾某叨紉謊桓雒刻於莢誥緦葉吹幕醣姨逑擔腿繽Э恕⒚住⒚氳畝ㄒ迨筆笨炭潭疾煌5謀浠謊拿O鍘?
一個工程師手中的尺子每天長短都不一樣,他該怎麼修建幾十層的高樓呢?即便是修起來了,又有誰敢住?
如果體育比賽的秒錶計時標準隨時都在更改,運動員如何能夠比較不同場地進行的比賽成績?
一個商人在賣東西時,如果稱重的千克標準每天都在縮水,就好像不斷地調換秤砣,哪個買家願意從他這買東西?
當今世界經濟的根本問題之一就是在於沒有一個穩定而合理的貨幣度量衡標準,從而導致政府無法準確測算經濟活動的規模,公司難以正確地判斷長期投資的合理性,人民對財富的任何長遠規劃喪失了安全的參照系。貨幣對經濟的作用在銀行家任意和武斷的操控下,已經嚴重扭曲了市場資源的合理分配。
當人們計算投資股票、債券、房地產、生產線、商品貿易的投資回報時,幾乎無法核算真正的投資回報率,因為難以估算貨幣購買力的縮水程度。
美國的美元從1971年完全脫離黃金之後,其購買力已經下降了94.4%,今天的一美元只值70年代初的5.6美分。
中國80年代的「萬元戶」是富裕的標誌,90年代的「萬元戶」只是城市收入的平均水平,現在家庭年收入1萬元可能就接近「貧困線」了。
經濟學家只「關心」消費物價的通貨膨脹水平,可是高得嚇人的資產通貨膨脹現象卻沒有人注意。這樣的貨幣制度是對儲蓄者的殘酷懲罰,這就是為什麼儘管股票和房地產市場非常危險,但不投資將更加危險。
當人們買房時,向銀行申請的貸款只是一張欠條,銀行的賬戶上本沒有這樣多的錢,但在債務產生的同時,卻無中生有地「創造出了」錢,這張欠條立刻被銀行系統「貨幣化」了,於是貨幣供應將立刻增加幾十萬的流通量,這些增發的貨幣實時地推高了全社會的平均物價水平,尤其是在資產領域。所以在沒有房地產貸款時,房價不可能有如此高的水平,銀行聲稱是為了幫助人民能夠負擔得起住房,但結果正好相反。銀行房地產貸款相當於一下子透支了人民未來30年的收入,將「未來」的30年的錢拿到今天一起發放成貨幣,如此海量的貨幣暴增,房價、股市、債市豈有不暴漲的道理?
當透支了人民未來30年的財富積累之後,房價已經高到普通人無法企及的程度。為了「幫助」人民能夠負擔更多的債務來支撐更高的房價,銀行家們正在英國和美國試點「終身房產債務」的「偉大創新」,英國將推出長達50年的房貸,美國加州準備試點45年的按揭,如果試點獲得成功,更大規模的債務貨幣增發即將決口而出,房地產將迎來一個更加「燦爛的春天」,向銀行貸款的人,將終身被債務的鎖鏈緊緊束縛,沒有購買房子的人下場則更為不妙,最終他們將貧窮到連銀行的債務鎖鏈都不屑於去光顧的程度。當人民50年的債務美餐還不能餵飽銀行家的胃口呢?只怕終有一天,「父債子還」、「爺債孫還」的「跨世代按揭貸款」也會被創造出來。
當一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讓人們欣喜之時,8萬億的人民幣必須增發出來購買這些「沉重的美國白條」,而這些新增的貨幣如果完全進入銀行體系,將有6倍的放大,這要「感謝」從「西天取來」的部分準備金制度這部「聖經」。政府只能選擇增發國債來(或央行票據)有限地吸納這些來勢迅猛的貨幣增發浪潮,問題是,國債需要償還利息,
誰來還呢?還是「光榮的」納稅人。
當教育和醫療也進行「產業化」 時,由於這些社會資源原本嚴重不足,在從全社會共享的公共資源一下子變成了「獨佔的資產」,在貨幣泛濫的浪潮中,其利潤又怎會不一飛衝天呢?
當公司之間的交易憑據成為這種「欠條」時,銀行將對其進行「貼現」,將這些「欠條」以一定折扣收為銀行的「資產」,同時「創造出」新的貨幣。
當人們刷信用卡消費時,每一個簽字後的紙片都成為一張欠條,每一個欠條都成為銀行的「資產」,每一筆銀行的「資產」都成為增發的貨幣,換句話說,每一次刷卡都「創造」了新貨幣。
債務,債務,還是債務。人民幣正在迅速滑向債務貨幣的深淵。
與美國情況不同的時,中國沒有美國如此「發達」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場來吸納這些增發的貨幣,這些流動性的泛濫將集中在房地產和股市債市,幾乎沒有任何有效的手段能夠遏制這些領域的「超級資產通貨膨脹」。日本當年的股市神話,房地產狂熱將在中國重現。
國際銀行家正等著看另一場東亞經濟超級泡沫的好戲。當「圈裡人」撒切爾夫人不屑地說中國經濟難成大器的時候,她決非危言聳聽或妒火中燒,他們對這種債務拉動型泡沫經濟可謂見多識廣。當債務貨幣泡沫膨脹到一定程度時,國際著名經濟學家們就會從各個角落鑽出來,對中國經濟的各種負面消息和高聲警告將鋪天蓋地般堆滿世界主流媒體的通欄大標題,在一邊磨牙霍霍早已等得不耐煩的金融黑客們將如惡狼一般一擁而上,國際與國內的投資者將驚得四散奔逃。
在部分準備金制度和債務貨幣這對危險的孿生魔鬼一旦被放出鎮魔瓶後,世界的貧富分化就已經註定了,債務貨幣在部分準備金制度的高倍放大器的作用之下,將會造成向銀行借錢購買資產的人「享受」到了資產通貨膨脹和被債務套牢的「好處」,篤信無債一身輕的傳統觀念的人必然承受資產通貨膨脹的慘重代價。在這對孿生兄弟壟斷了國際銀行「慣例」之後,儲蓄者失去了保護自己財富的任何其它選擇,而銀行業註定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債務貨幣和部分準備金制度毫無懸念地將造成這種「欠條+許諾」貨幣的貶值,在這樣的持續貶值的「度量衡」之下,經濟如何能夠穩定與和諧地發展?
在一個凡事都要談「標準化」的時代,貨幣度量衡卻沒有任何標準,這豈不是咄咄怪事? 當人們徹底了解了債務貨幣和部分準備金制度的本質,其荒謬、不道德、不可持續的本質就暴露無疑了。
沒有穩定的貨幣度量衡,就不會有均衡發展的經濟,就不會有合理分配的市場資源,就必然造成社會的貧富分化,就註定會使社會財富逐漸向金融行業集中,和諧社會也就只能是無法實現的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