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片與藝術片
去年,好萊塢十部大片在中國上演,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轟動。這類片子我在美國時看了不少,但我遠不是個電影迷。初到美國時英文不好,看電影來學習英文——除了在電影院看,還租帶子,在有線電視上看,前後看了大約也有上千部。片子看多了,就能分出好壞來。但我是個中國的知識分子,既不買好萊塢電影俗套的賬,也不吃美國文化那一套,評判電影另有一套標準。實際上,世界上所有的文化人評判美國電影,標準都和我差不多。用這個標準來看這十部大片,就是一些不錯的商業片,談不上好。美國電影里有一些真好的藝術片,可不是這個樣子。
作為一個文化人,我認為好萊塢商業片最讓人倒胃之處是落俗套。五六十年代的電影來不來的張嘴就唱,抬腿就跳,唱的是沒調的歌,跳的是狗撒尿式的踢踏舞。我在好萊塢電影里看到男女主人公一張嘴或一抬腿,馬上渾身起雞皮疙瘩、抖作一團。你可能沒有同樣的反應,那是因為沒有我看得多。到了七十年代,西部片大行其道,無非是一個牛仔拔槍就打,全部情節就如我一位美國同學概括的:Killeverybody——把所有的人都殺了。等到觀眾看到牛仔、左輪手槍就討厭,才換上現在最大的俗套,也就是我們正在看的:炸房子,摔汽車,一直要演到你一看到爆炸就起雞皮疙瘩,才會換點別的。除了爆炸,還有很多別的俗套。說實在的,我真有點佩服美國片商炮製俗套時那種恬不知恥的勁頭。舉個例子,有部美國片子《洛基》,起初是部藝術片,講一個窮移民,生活就如一潭死水——那敘事的風格就像怪腔怪調的布魯斯,非常得地道。有個拳王挑對手,一下挑到他頭上,這是因為他的名字叫「洛基」,在英文的意思里是「經揍」……這電影可能你已經看過了,怪七怪八的,很有點意思。我對它評價不低。假如只拍一集,它會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別人也愛看。無奈有些傻瓜喜歡看電影里揍人的鏡頭,就有混賬片商把它一集集地拍了下去,除了揍人和挨揍,一點別的都沒了。我離開美國時好像已經拍到了《洛基七》或者《洛基八》,弄到了這個地步,就不是電影,根本就是大糞。好萊塢商業片看多了,就會聯想到《鏡花緣》里的直腸國。那裡的人消化功能差,一頓飯吃下去,從下面出來,還是一頓飯。為了避免浪費,只好再吃一遍(再次吃下去之前,可能會回回鍋,加點香油、味精)。直到三遍五遍,飯不像飯而像糞時,才換上新飯。這個比方多少有點噁心,但我想不到更好的比方了。好萊塢的片商就是直腸國的廚師,美國觀眾就是直腸國的食客。順便說一句,國產電影里也有俗套,而且我們早就看膩了……這個話題就到此為止,以免大家噁心。說句公道話,這十部大片有不少長處,特技很出色,演員也演得好,雖然說到頭來,也就是些商業俗套,但中國觀眾才吃第一遍,感覺還很好,總得再看上一些才能覺得味道不對頭。
我說過,美國也有好的藝術片。比方說,沃倫·比提年輕時自己當製片、自己主演的片子就很好。其中有一部《赤色分子》,中國的觀眾就算沒看過,大概也耳聞。再比方說烏迪·艾倫的影片,從早年的Banana(《傻瓜》),到後來的《漢娜姐妹》,都很好。藝術片和商業片的區別就在於不是俗套。誰能說《末代皇帝》是俗套?誰能說《美國往事》是俗套?美國出產真正的藝術片並不少,只是與大量出產的商業片比,顯得少一點而已。然而就是這少量的電影,才是美國電影真正生命之所在。美國搞電影的人自己都說,除了少量藝術精品,好萊塢生產垃圾。製造垃圾的理由是:垃圾能賣錢,精品不賣錢。《美國往事》、《末代皇帝》從籌划到拍成,都是好幾年。要總是這樣拍電影,片商只好去跳樓……
既然藝術片不賺錢,怎麼美國人還在拍藝術片?這是最有意思的問題。我以為,沒有好的藝術片,就沒有好的商業片。好東西翻炒幾道才成了俗套,文化垃圾恰恰是精品的碎片。要是沒人搞真正的藝術電影,好萊塢現在肯定還在跳狗撒尿的踢踏舞,讓最魯鈍、最沒品味的電影觀眾看了也大發瘧疾。無論如何,真正的藝術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我對去年引進十部大片很贊成,因為前年連這樣十部大片都沒有。但我覺得自今年起,就該有點藝術片。除此之外,眼睛也別光盯著好萊塢。據我所知,美國一些獨立製片人的片子相當好,歐洲的電影就更好。只看好萊塢商業片,是會把人看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