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憂書屋 分類
返回 忘憂書屋目錄
忘憂書屋 > > 無字 > 第二部 第三章

第二部 第三章

所屬書籍: 無字
1   五十年代初,顧秋水終於結束了自一九三五年底而始的清客生涯,有了一份正式工作。以為上無片瓦下無寸地、一窮二白的自己;如翻身解放的貧農(連下中農都劃不上),理所當然是新社會的一名主人。說到他們那個黨在抗日、解放戰爭中的貢獻,無論如何也算有功之臣,他作為其中堅,新社會自然有他一份;又以為自己總算到過延安,就有了一點模模糊糊的政治資本……豈不知「曾經」是靠不住的,同路人的位置有待進一步認識,有關貧農之說也驢唇馬嘴對不上茬兒,更忘記他在延安時就人了另冊,面對非黑即白,又如何解釋他那五色斑斕的歷史?……   所以沒有被打成右派之前,顧秋水不但精神昂揚、衣著光鮮,完全沒有夾著尾巴做人的政治覺悟,甚至還不識時務地擴散著一股以當時標準來看很濃也很腐敗的膻氣,整個兒一個「舊社會」——   好比腳上那雙三接頭、棕白雙色的鏤花皮鞋。還有那與「老區」習俗背道而馳的臭講究,將襯衣下擺束在褲內,而不是散在褲外;一身「美帝」軍服或一身英式休閑裝,都是從拍賣行或地攤上廉價買來的。彼時北京隆福寺滿是拍賣這種貨色的攤位,昔日富貴人家開始靠搜羅家底,變賣各種百無一用或價值連城的用品度日。後來國門開放,才知道那就是國外說的「跳蚤市場」。   頭上抹著髮蠟,且抹得很厚。正像「老區」乍到「新區」人所調侃的:   「就是蒼蠅拄著拐棍兒上去也得打滑!」——非常地貼切、形象。   或挎著女人的膀子(五十年代初,北京還殘留著沒有得到徹底改造、讓男人挎著膀子的女人),搖頭晃腦地招搖過市,——其實顧秋水並不搖頭晃腦,卻總給人以搖頭晃腦的印象;以他當年在延安受到很多女人嚮往的資歷,甚至不自量力地追求過一位貌美體豐、從解放區來的年輕「老幹部」。他忘記了一九三九年的延安,不但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甚至相當委曲求全。而一九四九年以後又是什麼年代?!結果可想而知,沒有把他打成壞分子就算他運氣……   那麼遠在一一二師供職時,就讓張學良的少將政治部主任應得田看不慣的那種夸夸其談、亂指點江山的毛病呢?也沒有得到絲毫的改觀。   在一九五七年的反右運動中;幾十萬沒說什麼的人都被打成了右派,像他這種夸夸其談、亂指點江山的人被打成右派,不是該著又是什麼!   顧秋水從不具備胡秉宸那樣的遠大目光和即便一個針眼那麼小的窟窿也不會忘記填堵的縝密作風。   他是白白去了一趟延安,而且費盡周折。姑且不談這段不凡經歷的實際效益,至少可以總結出一番安身立命的經驗教訓,在而後變幻莫測、跌宕起伏的生涯中,那將是多大一筆無可估量的精神財富,說是政治財富也無不可。他把本該留在一九四九年那個門檻之外的東西,一一帶過了門檻。   這在當時飽漲的革命氛圍中,非常地異己、腐敗。而且,試想一個如此散發著「舊社會」膻氣的人,在周遭的革命氣氛並以效仿革命氣氛為榮的人群中,更是多麼地醜陋、荒唐、滑稽、可笑。   顧秋水自己卻不以為然,不但感覺不到這種「腐敗」,尤其是「異己」,於他是多麼危險,反倒自以為「鶴立雞群」,感覺良好。   差不多五十年後,也就是二十世紀末,顧秋水渾身散發著的這種很濃也很腐敗的膻味,才在中國重新發揚光大。不論「美帝」舊式新式軍服或休閑裝或西服革履,還是髮蠟或三接頭或描眉畫眼等等,又成為時尚男女的必修課;男女們不但可以在公眾場合勾肩搭背,甚至可以恥骨抵恥骨地「桑巴」……對「舊味兒」的臨摹如能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更是「段數」極高的時尚。   而世家出身、一直以「英國品位」修理自己的胡秉宸卻跟不上形勢了。他的「英國品位」如流水經年拍擊的岸,漸漸模糊了早年清晰的邊緣,與他所有的失落匯總為慘痛而又遠非慘痛的恨意。這也許就是他晚年每每看到平空乍富的新貴總是嗤之以鼻的原因吧?至於五十年代相當「腐敗」、「異己」,散發著「舊社會」的膻氣,讓人很不受用的顧秋水,到了二十世紀末,看上去已經像是一個經營不善的鄉鎮企業家了。   顧秋水不解:世道怎麼轉了一個圈兒又回來了,最後悟出,人這一生差的其實就是那麼一個「點幾」——趕在那個「點兒」上,就是順風順水;趕不在那個「點兒」上,就是船毀人亡。   東單西北角的拐彎處曾有一個跳舞場,三十年代是北平有產階級一個消閑的去處,一九四九年以後改為青年電影院。二十世紀末,一個財大氣粗的港商又在那裡掘地三丈,一座蔬菜大棚更是在昔日東單跳舞場的舊址上騰空而起。那塊劃著多少紅男綠女心痕的地界,也就被埋葬在蔬菜大棚之下。五十年代初期還很光鮮的顧秋水,時而經過青年電影院,也就是當年的東單跳舞場,常會駐足而思。這裡正是他和包天劍奔赴革命聖地延安的始點,也會想起那個風流倜儻、與包天劍經常出入此地,後來又犧牲在渣滓洞的王副軍長,還有解放初期死於貧病交加的包天劍。然後聊發一通「光陰啊,光陰」的感慨,依依不捨地離去。同時不自量地思忖著自己與包天劍的不同,以為天下從此太平,他也就此過著不錯的日子。好像共產黨的天下也是他的天下,至少在如此闊大的地面上,無論如何會有一小塊地方,足以放下他那兩隻尺寸不大的腳。   像很多人一樣,他高興得太早了。那不過是個「間歇」,就像一個樂句後面的休止符、地頭上的那頓晌午飯、老虎打的那個盹。   一九三五年包天劍自東北軍退隱後,雖把時光消磨在了麻將桌或跳舞場上,但並不等於他沒有企盼過一條出路。   當然他也不會像進取之人或絕對沒有出路的人那樣,去積極地尋找出路。包家在東北的不動產雖然喪失殆盡,但至少在一段時間內;還能像榮國府那樣「餓死的駱駝比馬大」。   不要指望一個有飯吃,哪怕暫時還有飯吃而又沒有進取理想的人,像一個有進取理想或絕對沒有飯吃的人那樣,對這個世界的不公正,對「平分秋色」,對一個合理的未來有那麼多期待。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紀初一呼百應、所向披靡,正是因為二十世紀初沒飯吃的人太多,有飯吃的人太少。如果等到下一個世紀,當資產階級終於懂得了那個道理——大家都得有口飯吃,而且還得是不錯的一口飯,自己才有更多賺頭的時候,馬克思主義也許只須作為一個學派,在大學的哲學或經濟學課堂上被學者們探討,爭論一番。這可能就是共運從來不把希望寄託、紮根在那些有飯吃的人身上的緣故。包天劍出生在一個戎馬倥傯的家庭,從小看的就是打仗、殺人、流血……甚至從小耍的玩具都是長長短短的槍,即便親朋之間,哪句話不對付也能馬上拔槍相向,自出生起,只好別無選擇,終生從事打仗這個職業,除此他還會幹什麼?既然什麼也不會幹,從東北軍退隱下來只好打麻將、跳舞或是打網球了,雖然哪樣也沒玩到家。也不必到家,到家總是辛苦的,淺嘗輒止最好。   一年多來,王副軍長沒有白白陪著包天劍於國難當頭之際,夜夜笙歌、紙醉金迷地泡在東單跳舞場或麻將牌桌上。   溫良敦厚的王副軍長只是在等待時機。   世界上什麼東西最有耐心?狩獵中的貓或貓科動物。   貓科動物的生理特徵是不受黑夜限制的雙眼辨別力,驚人的速度,充滿警覺、敵意以及對家庭的忠誠。   除此,恐怕只有二十世紀初的革命黨人,在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時才能與之相比。   但時機總是不太成熟。   一九三七年「入伏」前的北平卻比「驚蟄」還有看頭,不但龍又抬了,——次頭,大小蟲也隨著又「咕容」了一次。   前線吃緊,上檔次的飯館生意反倒興旺起來。在局外人看來,那些飯局子似乎全都亂了章法,人員組合十三不靠、內里卻是錦繡文章。   那天,久已無人間津的包天劍,突然收到一個飯局的帖子。自九一八事變後這樣的帖子越來越少,至七七事變前幾乎絕跡,所以他接到那個帖子時有點激動。   但這次出行,卻讓包天劍非常敗興。   飯局上,意外見到那位被宋哲元將軍免職、久示露面的親日人物,更沒想到此公「人氣」飆升到炙手可熱的地步,隨後席上有人風言風語此公可能重新出山。包天劍心裡一驚——還沒正式交於,北平就已落人日本人的掌握之中!   隨後又發現,那幾尺飯桌,簡直就是一九三七年春夏之交的華北戰場。   他一面猜想是不是有人寫錯了帖子,怎麼請他出席這樣一個飯局,一面不聲不響地看著那些各懷心思、忙不迭地重新排隊、急於向准新貴爭取「印象分」的人們。   還不無酸楚地想到,眼下各路「豪傑」,論勢力、財富、地盤、武器、強弱,哪個是東北軍的對手?可自東北軍失去自己的地盤後,這些蝦兵蟹將就只拿眼角來夾他們了。   這些從不入眼的蝦兵蟹將,如今好歹還待在自己的地盤上,還有個關起門來掖掖藏藏不受他人監視的暗處。他呢?沒人向他勸酒,也沒人向他敬酒,他自斟自酌地坐在那裡喝了一會兒悶酒,忽然想何苦在此受人冷落?遂帶著旋風呼地站了起來,沒和誰打招呼就離席了。   沒人發現他的離開,即便有人發現可能還會這樣想:走了就走了,難道還讓人像從前那樣供著不成,早不是過去的日子啦!   出得門來,司機董貴忙跑過來,說:「喲,這麼會兒工夫就吃完了?」   他說:「回家。」   雖是坐在自家的汽車上,可他老是覺得像只喪家犬在當街跑來跑去。   北平還沒淪陷呢,他就先成了「亡國奴」。   日本人很快到了盧溝橋,包天劍也到了必須做出抉擇的肘刻。.他不可能留在北平當亡國奴。他就是想當亡國奴,到了如今還有什麼可以奉獻給日本人作為交換的條件?不說買一個地位,就是買一個平安也難。   在一場「最後的探戈」之後,王副軍長適時透露,時局雖然險惡,但也不是沒有出路,共產黨早就有意幫助東北軍打回老家去,作為包天劍的莫逆,他願為此竭盡全力。   九一八事變後,不論日本人怎樣逼迫,東北軍的「家長」之——尊崇忠孝節義的包老太爺,也不肯出來當漢奸,只好率領著包氏家族過起家大業大坐吃山空的日子。   抗戰勝利後他們的生活更是無法維持下去,幾乎到了討乞的地步。包老太爺最後寧肯自殺身亡,也不能看著號稱「東北王」的包家沿街討飯、丟人現眼,這是後話。   何況包氏家族是愛國的,東北軍中那些優秀的男兒更是愛國的。   最跟著瞎起勁的是窮光蛋顧秋水。打回東北於他有什麼好處?除了因人成事,只緣他比包天劍多接受了那麼一點進步思想。   在東北大學任軍訓教官期間,顧秋水有了接觸學生的機會,從學生那裡開始了對革命的初級理解,也不過就是看了幾本《鐵流》《恰巴耶夫》之類的小說。時尚是大部分人的不懈追求.誰又能說革命不是一種時尚?那麼走向革命的準備不必非常充分,一本進步小說足矣,甚至一句精彩的話。人類歷來喜歡格言、警句、座右銘,也不斷致力于格言、警句、座右銘的製造,以便拄著格言、警句、座右銘的拐棍,下定決心,不怕犧牲,在各種攀登上排除萬難,爭取勝利。如此說來,讀過若干進步小說的顧秋水,應該算是準備充分,又因為喜歡夸夸其談、現躉現賣,很多人竟以為他是共產黨了。   2   無論如何,包天劍和顧秋水在北平淪陷之前能夠投奔共產黨,應該算是有辦法、有出路的人,而且還是個光明的去處。那些既沒錢逃離,又無緣結識可能引導他們走向光明的「王副軍長」的平頭百姓,只好留在敵占區當亡國奴,不但隨時可能被日本人殺頭,更想不到日後還要為在淪陷的北平有過一份煳口的職業,比如小學教師、小報記者、茶房等等,與那些確在日偽時期有過勾當的人,一鍋煮地交代在日偽統治時期的「勾當」。   即便無由糾纏於「勾當」之說,也得歸類在「留用人員」一欄,永遠以待嚴控制使用」。「控制使用」,裁決了他們最終的前程,不論日後他們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改變這種狀況。多少人發出過」吾生亦早」的悔恨。「生不逢時」使他們不得不生長於舊社會,不得不趕上抗日戰爭,不得不留在北平當亡國奴,不得不為煳口在敵偽統治下有過一份職業……   顧秋水的房東,賣小線的楊大哥,就不得不這樣留在了北平,日後他追求進步的兒子為此多年沒能人黨。楊大哥的兒子問道:為什麼那些大地主、大資本家出身的人都能成為黨的領導,我爹只有幾間房,我人個黨都不行?   問誰呢?   包天劍一行很快到達太原,經地下黨聯絡,會見了彼時在太原指導工作的周恩來。   周恩來對他們說:「東北軍和八路軍血肉相連。西安事變後蔣介石把東北軍整垮了,我們有義務幫助你們重新組建一支新型東北軍打回老家去,新東北軍將是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隊。」   這番話,像一指頭點在了東北軍的命穴上,對失去家園、地盤的東北軍,簡直具有起死回生的作用,它所引起的爆發力是可以想像的。   但是包天劍也好,他最得力的清客顧秋水也好,完全忽略了周恩來說的是「新東北軍」。   那個「新」字,不但不會為「東北王」和他們的家族收復失去的天堂,還將進一步摧毀他們的天堂。   「新東北軍」將不再是哪個家族的舊軍隊,而是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式」軍隊,為勞苦大眾解放而戰鬥的軍隊。   而後他們遭際的一切,所謂共產黨「出爾反爾,反覆無常」,完全可以歸結為他們對這個「新」字沒有吃透。難道日後犧牲在渣滓洞的王副軍長,事先沒有對他們宜講過共產黨的基本綱領?   即便王副軍長對他們宣講過共產黨的基本綱領,對一隻「喪家犬」來說,恐怕也只有往這條路上遛遛再說。   一隻「喪家犬」在哪兒不是遛?有誰見過一條有謀有算、有目的的「喪家犬」?如果還能有目的地謀劃什麼,還叫什麼「喪家犬」?有人能夠收留就是機會難得,還能得寸進尺地談什麼「條件」?直到幾十年後,顧秋水在與胡秉宸那次惟一的交談中還說:「當初我們之所以投奔共產黨,本想是依靠共產黨的力量,恢復、保持一支獨立的東北軍……」   胡秉宸不耐煩地打斷他:「根本不可能!除非你不把武器、錢財、彈藥、人員交出去,只是在政治傾向上依靠共黨,並且還得待在他們鞭長莫及的地方,否則絕對會被共產:黨分化。瓦解,吃掉。如此憑空飛來的一塊肉,掉在誰嘴裡誰不把它吃掉?而且為什麼不把它吃掉?」胡秉宸一口一個「他們」,好像他不是一個「老共」;好像幾十年前他在地下工作時期不曾同樣如此分化、瓦解、使用、吃掉過其他方面的力量。   比較起來,毛澤東就顯得坦蕩不諱,對那些同路人先後宣布過「團結、利用、『改造」的原則,隨著時局變化進而為「限制、利用、改造」的政策,至於那些不曾或不肯吃透政策的人,勿謂言之不預。   隨後他們向周恩來提出了幾項要求:一、擴充兵源;二、與八路軍同樣著裝、同樣待遇,戰士每月軍餉一塊;三、對收編部隊進行培訓並派指導員,各項要求都得到了周恩來的同意。從這幾項要求來看,他們已經先把自己當做自己人了。   共產黨與國民黨彼時開始合作抗日,蔣介石將八路軍升級為第十八集團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三個師建制,賀龍、劉伯承、林彪各帥其一。   周恩來當即決定成立第十八集團軍第一游擊縱隊,包天劍為司令,原東北軍某師師長為副司令,顧秋水為十八集團軍第一游擊縱隊參謀長。   他們十氣高昂地從太原出發,開赴晉東南長治一帶眾路軍前方總指揮部報到,並準備在前方總指揮部的幫助下,具體落實周恩來的幾點批示。   但他們還沒到達長治就接到前方總指揮部命令,讓他們前去河北邢台附近水川一帶,收編潰軍萬福麟部。於是他們畫在軍事地圖上的那個直行箭頭就此拐了一個彎兒。這個彎兒對今後有什麼影響,要在以後方見分曉。   日後包天劍回憶起這檔子事,總是說:「共產黨究竟好意還是惡意,都很難說。」   在水川一帶,他們收編了熱河督辦萬福麟部武裝齊備的七個連、千餘潰軍,而後將他們帶至遼縣劉伯承駐地進行整頓訓練。劉伯承給他們發放了棉衣,包天劍個人又拿出三於余元,給他們發了軍餉。   第一游擊縱隊雖然還是一個理論上的概念,包天劍卻把那個理論上的第一游擊縱隊司令很當回事。他認為第一游擊縱隊擴編不能完全靠在八路軍身上,還應積極發揮攔動精神、在他看來,搞好——支軍隊無非就是人員、銀兩和武器。從北平出發時不過帶了一萬塊錢,收編萬福麟部花費三千多,加上出發不久舍給某省潰軍幾千遣散費,一萬塊錢也折騰得差不多了、於是軍事地圖上的那個箭頭,心血來潮繼續偏移,留下縱隊副司令,他帶著顧秋水,到武漢籌集人員、銀兩和武器。   他一面在武漢招攬抗日幹部,一面收羅東北軍舊部,包括王副軍長的營底.加上東北軍一O五師的幫助,還有他自己的全部營底,計有步槍三百支、輕重機槍十餘挺、迫擊炮四門、路易士機關槍六挺、幾十萬發步槍子彈。各式手機四木箱(如六輪、八音)、一百多支馬拐子(電就是一十響,槍管二尺多長的馬槍),另有一百支二十發的捷克式自動步槍是包老太爺舊日從捷充購來的,連發手槍一百支乃包天劍手槍連所用……此外還得到東北救廣總會三千塊錢和十多匹軍馬的資助。   正打算將這些,人馬、軍械、銀兩運往晉東南前方總指揮部時,第一游擊縱隊副司令突然來到,告知蔣介石的四川軍和他們收編的萬福麟部火併起來,收編部隊已被川軍擊潰;但具體情況不詳。   第一游擊縱隊遭到的第一個猶大應該是這位副司令,其實蔣介行的四川軍和收編部隊在他離隊後方才開火。   那本是亂世英雄稱霸天下的時代,各路草莽大多來自農村,即便沒有讀過文學作品《水滸》,可宋江本就是他們當中走出的佼佼者,宋江被招安的「正果」,更是草莽們的理想模式,一旦有了些許資本就要向當朝淘換個位置,這位副司令也不過如此。所謂狡兔三窟,左右逢源。   包天劍當即派顧秋水去前方了解情況,相機收容潰軍,設法再將軍隊整編起來,並與劉伯承研究如何善後。   收編後的萬福麟部本來就不鞏固,此番更是乘機拉人上山當了土匪,本來就是潰軍,什麼干不出來?!   剩下的殘兵敗將和包天劍帶去的一部分幹部,被劉伯承收編歸了八路軍,可是顧秋水剛到侯馬就遇上前方大撤退,閻錫山一直退到黃河,那是華北全部抗日力量的大撤退。他長嘆-聲:華北完啦!   他只好折回漢口.包天劍經清示後取道西安.由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林伯渠先生安排轉赴延安。   這一筆勢在必行,可又有那麼點隨意。   3   當顧秋水走出武漢八路軍辦事處時,與走進武漢八路軍辦事處的胡秉宸擦肩而過。   顧秋水怎能料到,半個多做紀後,他的女兒吳為,會與這個擦肩而過的人上演一場大戲,並在此人手裡結束一生的求索。   胡秉宸到八路軍辦事處是有緊急情況彙報。   胡秉宸在校宣布投筆從戎之後,當即就有幾個同學,包括胥德章,前來與他聯絡,希望大家結伴,問奔赴抗日前線。上海周邊已為日軍佔領,他們扮作難民,搭乘尚未與日本宣戰的英國船隻先到南通,而後再到南京。   南京已是陷落前夕,黨政機關都在撤退,只有一支廣西軍隊與撤退人流方向相反,開往城內。   那是一支非常奇怪的隊伍,長而沉默、一身單衣短褲的土兵,沒有一個背著槍。這些既要抗日而又沒有一支槍的士兵,無視一旁背道而弛的撤退,相信蔣介石委員長馬上就會發給他們一支士兵該有的槍和可以禦寒的軍裝,並不知道蔣委員長早已逃離南京,他們將要赤手空拳保衛南京。   在潰散的人流中,胡秉宸一行碰到一位服務於國民黨空軍的同學,同學說恰好確有列火車開往武漢,如果想走趕快跟上。   武漢當時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抗日救亡運動轟轟烈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之後,中共在武漢成立了「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地點就在武漢日租界大石洋房四層樓內。幾個年輕人跟卜就走,更有一位,激動之下當即追隨空軍同學參加了國民黨空軍。抗日戰爭結束時,國民黨空軍發生過-起轟動全國的事件,一架B24飛機起義到了延安,這位激動之下當即參加國民黨中軍的同學,便在那架1124上。可到延安幾天他就變了卦,非要離開延安不可。那時的歷史舞台才是百花齊放,無論多麼離奇的腳本或角色間不可言喻的轉換、背反,都有大顯身手的機會。一下火車,胡秉宸和胥德章說是要上廁所.請問行的田放在某根電線杆下等候。誰知那個古今:扣外百約不爽之地突然失靈.當胡秉宸和胥德章走出廁所時,電線杆下卻沒有了田放,不知道星他們記錯了電線杆還是田放移位,總之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   當然他們也沒有過於焦急,反正大家已經到了武漢,相信總能相遇。   隨後他們就提著簡單的行囊來到一處廣場。正值《大公報》一位著名記者在廣場上演講,胡秉宸和胥德章都拜讀過這記者熱情澎湃的文章,不待演講完畢,一向不易衝動的胡秉宸卻衝上前去,向他傾訴抗日決心並希望得到他的幫助。記者當即為他們寫了一封介紹信給周恩來。   他們拿著這封信到了武漢八路軍辦事處。接待他們的人是——位年輕、高大、英俊、地位很高的軍人,答應儘快為他們安排去延安的事情。   等待去延安的閂子里,有人告訴胡秉宸,田放目前在武漢一個無線電訓練班當教員。真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胡秉宸立刻去無線電訓練班看望田放。   有了薪水的田放,請胡秉宸在武漢大智門附近的萊根香餐館午餐。   田放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離散:「……我在那根電線杆下怎麼等也等不來你們,又不敢離開,一直等到天黑,連我也內急起來,只好到廁所去方便。明知你們早就離開了廁所,還是在廁所里找了又找……只好先找小店住下,第二天又到火車站找你們,還是找不到,在報紙上看到這個為抗戰培養報務人員的無線電訓練班,心想只要抗日就行。不如先來應聘,一邊干著一邊繼續尋找你們。」   胡秉宸問:「你具體的工作是什麼呢?」   田放說:「為他們調試電台。」然後附在他耳邊悄悄說道,「別聽報紙上吹的那一套,這裡名義上是無線電訓練班,實際是個特務機關,復興社的背景,頭子是魏大銘。它的前身就是早先設在上海戈登路的那個野雞學校……前不久訓練主任還打算姦汙一個女學生,她不幹,上弔死了。不少人開始外逃,有四個人逃了出去,又被魏大銘抓回來槍斃了,其中有兩個可能你還認識,是咱們學校上兩屆的。我因為是技術上的主力,暫時是逃不出去了,不過我不會放棄尋找逃跑的機會。」   胡秉宸聽了一驚,好險。   飯後,他們各自回到下榻的地方。可是胡秉宸沒有閑著,而是馬上趕到八路軍辦事處,把田放反映的情況彙報給負責接待他們的那位軍人。   那位領導人說:「再去找找你那個同學,讓他弄部電台給我們。」   依了胡秉宸的託付,田放果真給他弄了一部小電台。田放和胡秉宸都是大學足球隊的隊員,田放是中衛,胡秉宸是前鋒,二人在球場上一直配合默契。這部小電台,無疑又是田放給胡秉宸的一記妙傳。這對優秀組合併未到此結束。   當胡秉宸輾轉到重慶從事地下工作時,在武漢一不小心掉進虎口狼穴的田放也調位重慶,成為國民黨「軍統」特務機關電訊系統的一名高級工程師,因:為復興社本就是「軍統」的前身。   一九四O年國民黨第二次反共高潮前夕,十月前後,上級領導要求胡秉宸查清國民黨「軍統」機關設在重慶的電台位置、技術裝備情況。   這項任務非常棘手,不深入「軍統」去摸,根本不可能知道,他只好去找田放。此時已是「軍統」電訊系統高級工程師的田放,深受「軍統」重用,對胡秉宸的背景也十分瞭然,他若產生賣友求榮的邪念……可這也是完成任務的惟一途徑。   胡秉宸打探到田放的住處,又摸清了他的出入規律,趁他在家時闖了進去。   見到胡秉宸,田放欣喜而熱情,看不出什麼不祥的徵兆。因為家裡還有其他人在場不好多談,胡秉宸說:「好久不見,咱們是不是找個地方好好敘敘?」田放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那個晚上,胡秉宸還原舊時裝,在鏡子前踱來踱去,一一審視著自己的襯衣、領帶、背心、西服、襪子、皮鞋,不禁發出一聲墨痕斷處的輕嘆。是惋惜?是讚賞?是告別?是重逢?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真是無以名狀。   沒想到,在七星岩下的大三元酒家與堂兄胡秉安狹路相逢。兩個人毫不躲閃地注視著對方,可又並不趨前相認,並且誰也不為他們敵意的對視和沉默感到些許不安,就像一對劍客只能倒在劍下卻不能躲避。胡秉安僅僅掃了一眼,就掃出胡秉宸的狼狽。在他人看來,胡秉宸那套穿著可能中規中矩,可什麼能逃過胡家人的眼睛?光線暗,看不出西服的領口袖口是否磨損,但顯然已經泛色.而且式樣過時;至於領帶更是不倫不類。還有那些最能暴露窮酸的細節,好比那雙皺皺巴巴裹在腳上的襪子……咽呀呀,真是慘不忍睹。不知胡秉宸從哪裡湊來這套衣服裝點門面,真是難為他了。已經調過頭的胡秉安忍不住又回頭看了看胡秉宸,無論如何還算儀錶堂堂……這套軟塌塌的舊西服居然能戳起來,還不是因為衣服里的那個人。這哪裡是胡秉宸穿衣服?這是衣服穿胡秉宸啊!怪的是胡秉宸竟然把這些破爛穿得有滋有味,真是辱沒胡家門庭。胡秉安不禁暗嘆一聲:唉,花架子,整個兒一個花架子!胡秉宸,不論你多麼爭勝好強,如今你不過是個地攤上的二手貨了。與胡秉安遭遇讓胡秉宸想到了於工作的不利;他現在只好鋌而走險,不論是公是私都不能走開。   二房的胡秉安可以說是胡家的敗類。   開銀行,假倒閉,將儲戶的錢全部黑吃,胡秉宸奶奶的錢還不是這樣被他騙去?   沿海港口被口本人先後佔領,與外商貿只剩下中緬公路這條通道,胡秉安又在中緬公路上大發國難財,從仰光將內地奇缺的通訊器械、西藥、化妝品、高級衣料、玻璃絲襪等等,經昆明、貴陽運到重慶,一本萬利脫手轉賣。沿途私搭「黃魚」,兼帶販賣煙土……因為與龍雲的秘書長勾結,還可以弄到官價外匯和貸款,加上軍隊押車,更是萬無一失。   說不定今晚吃到的海鮮,就是胡秉安的公司從印度飛越駝峰運來的。胡秉安那張臉是越來越俗了,瞧瞧,即便在晚餐桌上也捨不得褪下他那身獵裝……   胡秉宸越發相信,一個人的面相、氣度,絕對會隨著不義之財的積累、蠅營狗苟的行為而變異。胡秉安,你就是在成色九十九的金水裡打幾個滾兒,也還是一個二道販子啊!   當胡秉宸這樣潔身自好地打量著胡秉安的時候,根本想不到幾十年後,他會唆使芙蓉與胡秉安的兒子攀親;讓到香港訪問的吳為,為他打探胡秉安兒女的下落,希望他們能邀請他到香港一游;最後竟與胡秉安的後人在內地聯手經營起房地產。   日本投降後胡秉安去了香港,靠開賽馬場並在賽馬上做手腳發了起來,成為香港黑社會的一個頭子,逢年過節,香港的舞女、影星都來磕頭。   女人要多少有多少,哪個都比表姐綠雲出色,更不要說在美女排行榜上獨佔鰲頭的老婆。胡秉安從來設有把胡秉宸對綠雲的「入侵」當回事,也沒有遺憾過與綠雲的分手。女人嘛,好比與燕尾服-同配置的那副手套,雖說不可或缺,還不是說脫就脫,說戴卜就戴上!   說到胡秉安的死,可以說是得其所哉。在最後那個生日宴會上,胡家在港所有成員前來祝賀,場面之大之盛,可說香港之最。他放開左擁的美女右擁的老婆,拿起刀子切開了生日蛋糕,放卜切蛋糕的刀子就中風倒去,並且是舒舒服服地倒在沙發工,而不是倉促不堪地倒在地板上,姿態安洋;衣衫平整,四肢鬆弛,口眼正位。   彌留之際,胡秉安既沒有懺悔一生的罪過,也沒有什麼不舍和遺憾。   也許在那一瞬間,他想過胡家的歷史,想過胡家上上下下的許多人,但不知想沒想過他永遠的對早——那個身體力行,將縱橫上下幾十年中國當代史思考了一輩子的胡秉宸。這個胡秉宸到了晚年不頤養天年,行腔照板曼唱「夕陽無限好」,反倒孜孜以求著書立傳,妄圖對中國當代史作一番反思和總結,又因種種原因半途而廢,故鬱鬱寡歡……   即便想到胡秉宸,恐怕也是作為最後一次較量,豈有他哉!在與胡秉宸的最後較量中,胡秉安認為自己至少打了個平手。只見他收劍的時候說:「這輩子享盡榮華富貴,真沒白活。」   這是後話。   酒過三巡,胡秉宸抓住敘舊時機,暗示了田放在武漢送給共產黨的那部小電台,多少有點似是而非的脅迫。   放下酒杯,田放無言地沉思起來。方才還如早上八九點鐘的向日葵,朝氣蓬勃挺著的脖子,即刻就如傍晚六至八點的向日葵,心灰意懶地耷拉下來。   胡秉宸想:壞了!   沉默了好一會兒,田放才說:「小老弟,咱們自大學時代就兄弟般相處,在校足球隊里我是中衛,你是前鋒——一個少見的、幾乎能把每一記妙傳人球的主力鋒線。因為你具備一個優秀前鋒的素質:精神集中,嚴謹不苟,不言放棄,判斷準確,臨門冷靜……同樣,這種素質也適用你現在乾的這個買賣。我是你球藝的忠實崇拜者,熱愛你流暢簡潔的盤帶、鬼斧神工的過人、神來之筆的爆發、挾雷攜電似的射門……可你剛才這麼說話,是不是有點兒小瞧我了?   「幾年不見你怎麼變成這個樣子?如果不是因為你一下火車就上廁所而後咱們走散,你可能就和我一起進了這個魔窟,我也可能和你一起聽了那位記者的演講而後去了延安,這真是誰也掌握不了的命運……用不著這樣和我說話,也用不著提武漢的事,就是武漢那檔子事,當時我也可以不做,對不對?   「如果把武漢那回事比做一場足球賽,我不過又當了一次中衛,小電台就是為你中傳的一個球。不必多說了,你我角色早已註定,我會再給你一記妙傳,但不是因為你的威脅,而是共產黨的確比國民黨好,也是我這個中場對這場球賽的最後貢獻,因為我很快就會逃離這個魔窟……」   胡秉宸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並非因為認識了自己的輕薄,而是無言以對。他想起田放不知多少次的妙傳和他平實的球風,如果說文如其人,那麼一個人在足球場上的表現也可以說是藝如其人了。田放將「軍統」電訊系統的情況毫無保留地告訴了胡秉宸,詳細解釋了「軍統」偵測共產黨的三個定向台:一個設在重慶,一個設在桂林,一個設在蘭州,從這三個定向台的交叉點,可以測知中共指揮機關的活動地點和電訊聯絡情況,因為電訊系統的專業人員,只要一聽無線電的發報手法就能區別敵我。這的確是一記絕版妙傳,田放提供的情況無人可以做到,任何人提供的只能是殘缺不全的局部。   一九四O年田放給胡秉宸的這記妙傳以及他們這對優秀組合,對當時抗日、戰爭以至後來解放戰爭的勝利究竟起了多大作用,那就無人可以知曉了。   不久之後田放果然逃往美國,又於一九五二年極其不易地衝破美國移民局的阻撓,重返解放後的新中國,在胡秉宸麾下當了一名電訊專家,並在一九五七年被劃為右派。   劃為右派的田放,想起對他深有了解的胡秉宸,以為胡秉宸總可以對那些不實之詞做個否定的證明。可是當他走到胡秉宸的家門前,正要舉手敲門的時候,不知怎麼想起了他們當年在大三元酒家的這場談話。他放下了舉著的手,轉身離去。   作為田放的直接領導,胡秉宸自然審批過本單位的右振名單,在田放的名字上也曾有過瞬間的猶豫,但他終於什麼也沒有做,放過了那張名單。不能說胡秉宸恩將仇報不肯營救田放,作為一個「老共」,胡秉宸考慮到,即便田放逃過右派這一劫,還有「軍統」那段歷史呢?即便他胡秉宸能為他說清楚,他人又怎能放過並認為他說得足夠清楚?再者,誰讓他們是老同學,老朋友!如果他們刁;是老同學、老朋友可能還好說-『些。誰讓田放命中注定是他的中傳?這場足球賽又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二十年後田放右派平反,當他們再見的時候,胡秉宸實實在在嘗到了什麼叫做「不屑一顧」的滋味。他們不但終止了優秀組合的關係,也從此斷絕了一切塵緣。   根據田放提供的情況,胡秉宸又打通了幾個有關的社會關係,便以胡宗南部工程師的身份為掩護,以購買同樣機型看貨為由,用了幾個月時間,將「軍統」設置在重慶的所有電台親自跑了一遍。   這樣危險的工作胡秉宸自然不能交給他人去辦,而且這個艱巨的任務也只有他才能勝任。   正像戀愛初期他常對吳為說的那樣:「……和你一樣,我也喜歡『獻身』這個字眼兒,這是人類最可貴的精神之一。民意黨人、十二月黨人包括跟他們一起到西伯利亞去的妻子,還有那些辛亥革命的先驅,都應該說是獻身的人。列寧把十二月黨人說成是反動的、不科學的,很不公正。   「我有很多缺點,但決不逃避危險和困難,在過去那個歷史條件下,我只能成為一個共產黨員而不可能成為別的什麼。如果在別的——比如現在這個歷史條件下;我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也不排除胡秉宸對冒險的偏愛。冒險似乎是他的一種天性,在冒險中他感到其樂無窮。   當年他和吳為無處可以幽會,不得不在小衚衕里竄來竄去,不管天氣多熱,還得像地下黨時期那樣,用一頂帽子半遮著面孔,以免被人認出。可也會出其不意,把吳為猛然拖進一棟正在修建的大樓,在一根根水泥柱子的中間,抱住吳為狂吻一通。特別在美術館兩扇沒有觀眾的畫屏中間以及樓梯拐角處來個突然襲擊,速戰速決地印上一吻。他覺得這比正常狀態下的接吻更讓女人迷醉。   可是吳為卻說:「不要以為你幹得很好,人們會從畫屏底下緊挨著的四條腿,立刻明白你在幹什麼。」   她總是這樣大殺風景。   這些令他十分得意的小冒險,卻讓吳為委屈不已。難道他們只能在豎著一根根水泥柱子,滿地是橫七豎八的鐵管子、碎磚頭的工地上.偷偷摸摸談情說愛嗎?   胡秉宸甚至查看了「軍統」設在嘉陵江南岸,與蔣介石的黃山別墅相距不遠的一個重要偵測台。   陪同前去的小工程師戰戰兢兢地說:「那個地方非常機密,至今連美國人也沒有進去過。」   胡秉宸說:「你看,我們買主當然要先看看樣貨才能購進是不是?再說胡宗南部也不是外人偵測台里裝備著八十台美製收報機,日收報能力為六千份,可是那些報務人員消極怠工,每天只收三千份也就算了,收到後即送往市內「軍統」總部破譯。   在那次卷毯似的調查中,胡秉宸還發現,上清寺去化龍橋方向.沿嘉陵江左岸的岩石上,有一塊極少被人光顧的平地,「軍統」正是在那裡設置了一個與敵偽掛鉤的電台。為維護蔣介石「抗戰領袖」的形象,即便在「軍統」內部,那也是極少數人才知道的機密。任何與敵偽勾結的蛛絲馬跡也不願留給世人的蔣介石,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有個叫做胡秉宸的人,在一個叫做田放的「軍統」幫助下,破獲了這個絕頂機密。其實胡秉宸早已超額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打道回府,可他還是決定一闖這個虎穴。   對胡秉宸來說,除共產黨員的責任之外,輸贏難卜的懸念也是魅力所在。   綜觀人間所有事物,都是冥冥中不知誰在操縱的遊戲,結局往往出入意料,勝敗由不得自己,也許該輸的卻贏了,該贏的卻輸了。   當他完成任務並懷著慶幸心理走出那個電台時,卻迎頭碰上胡秉安和「軍統」一個主管電訊工作的高級官員。因為電台的某一機件運行出了故障,賣主胡秉安自然得承擔售後服務的責任。   那一瞬間,胡秉宸想,他輸了這場遊戲。只有一件遺憾,就是他獲得的這份情報就這樣白白丟失了,連他本人怎樣從地球上消失的地下黨也未必知道,除此他連想也沒有想過還有什麼值得留戀的人或物,比如說白帆。在這萬古不滅的瞬間對峙中,胡秉宸的眼仁兒從黑色變為黃綠,又從黃綠變為鐵灰,在這些顏色快速轉換的同時、冷厲和狠斷也同時注入他的雙眼,他的靈魂也在此時緩緩升騰,最後凝鍊為人之精華。不論對女人或是對革命事業來說,一個嶄新的、魅力無邊、光芒四射的胡秉宸,就在這一瞬創造出來,那正是信仰之魂造就出的人中精品。   此後,積胡秉宸一生的修鍊、一生的功力,也沒能超過這一刻的幻化。   如果說過去的胡秉宸只能用一個「俊美」了結,那麼這個與死亡面對面的遭遇戰,就為他進補了凜然、毅然、決然,他的面貌甚至精神,也在這一刻從俊美蛻變為英俊、堅卓。   這正是後來有個叫做吳為的女人迷戀的根本。   沒想到,永遠的對手胡秉安,卻讓給他一步活棋。他走過來對胡秉宸說:「看過設備了?希望沒有什麼大問題,現在我得先陪買主到現場看看,回頭再聽你的意見。」又轉過身向「軍統」那位主管電訊工作的官員介紹說,「這位是我的堂弟,電訊方面的專家,我把他請來看看.是想聽聽他的意見……他看過之後我心裡就有底了。」   胡秉宸就舉起手來向「軍統」敬了一個軍禮。「軍統」看了看簡直像雙胞胎那樣難分彼此的胡秉安和胡秉宸,將信將疑,胡秉安怎麼能把堂弟請到這樣一個非同小可之地?他知道胡秉安不過是個商人,商人並不知道這一處電台的真正用途,再說他也不能不相信與他有長期合作關係並給過他許多「好處」的胡秉安。最後想到,除了胡秉安,外人哪兒知道這一處詭秘之地?胡秉宸不是胡秉安招來的又能是誰?只好對胡秉宸來此察看設備的理由不再懷疑。   陪同胡秉宸前來的小工程師更是摸不著頭腦,明知有誤也明哲保身不肯多說,恨不得儘快了結這懸系一線的局面。   當他們走近並互相拍打著彼此膀子的時候,胡秉宸發現自己竟比不上胡秉安的那份從容。他不得不佩服胡秉安的應變能力,當然也就是不得不佩服胡家男兒的能力。可以說他們二人的表現都無愧於胡家男兒,除了胡家男兒,誰能將這個場面應對得如此大放異彩?   對這個逆轉,胡秉宸並沒有多少感激之情,更多的感覺是僥倖。   他懷著一份不願,又不得不接受胡秉安這份舍施的不甘,離開了那個兇險之地。當他走出一道道封鎖之後,心臟才異常劇烈地抽搐起來。   胡秉安為什麼這樣做?也許良心發現,想起了詐騙奶奶的那筆昧心錢,也許他們的血緣起了作用。   胡秉宸當然也想到了他們之間的骨血關係,可也就是想想而已,並不妨礙他日後堅挺、長驅直人胡秉安的未婚妻——表姐綠雲那塊未開墾的處女地。   說到義薄雲天,胡秉宸莞爾一笑,他早就不是與胡家大院合轍合韻的那個胡秉宸了。   正如幾十年後,當他的對手旨在直搗他的老巢,拿他的情人吳為開斬祭旗的時候,他不也是和一個叫做杜亞莉的女人在後方尋歡作樂,從沒感到將吳為一人丟在前方有何不妥嗎?並且一直珍藏著杜亞莉的情書以及非杜亞莉的那些情書,還時不時拿出來檢點一番,就像一個將軍檢閱他的戰績。   吳為沒有白帆偵察方面的訓練和本領,如果她早就能夠截獲胡秉宸這些「贓物」,還會有那樣的高風亮節,無怨無悔地在前方為他流血犧牲嗎?   如果杜亞莉的成就高於吳為,胡秉宸最後的取捨究竟是誰?都很難說。   當胡秉宸動身西去的時候,武漢八路軍辦事處負責人也為胡秉宸寫了一封舉薦信。   胡秉宸帶著著名記者和武漢八路軍辦事處負責人的舉薦信,一路順風地到達西安,並將兩封信轉呈周恩來。   人還沒到延安,就為急需通訊設備的共產黨貢獻了一部小電台的胡秉宸,顯然得到周恩來的另眼看待。當然,周恩來也順便看到了胡秉宸身旁的胥德章,卻沒有留下更多的印象。   為此,胡秉宸奔赴延安前夕,周恩來又親自為他寫了一封介紹信。這一封信,為胡秉宸日後的發展奠定了磐石般的基礎。   不能不說胡秉宸一生吉星高照,天時、地利、人和,似乎都為他準備妥帖,為他做好鋪墊而存在,而出現。讓人不得不感嘆上蒼給他的那份厚愛。有這幾封信護航,胡秉宸本應有個繁花似錦的前程,可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4   一九三九年以前去延安比較容易,到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搭上一輛便車就可順利到達;一九三九年之後,情況才有了變化。   當毛澤東跋涉二萬五千里,終於在一九三五年到達延安並在那裡安營紮寨時,絕對沒有人會預見到那塊丁點大的地方,在改寫中國當代歷史上的特殊意義,就連毛澤東自己當時也未必明了。   到達陝北的毛澤東只剩下八千多人,西路軍主力也不過兩萬多,曾向山西運動尋求發展,被閻錫山擊退;又令四方面軍西征,去那無水無糧的寧夏建立根據地。指揮過四渡赤水的毛澤東命令西路軍一會兒打到西一會兒打到東,一九三六年,徐向前終於西征失敗,幾被馬家軍全殲。   關於西路軍的失敗,多少年後徐向前說道:在西路軍被打垮之前,我所收到的電報、命令,都是從中央毛澤東那裡來的,從沒收到過張國燾的命令。蔣介石怎麼也想不到,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還能絕處逢生。   困守後方卧薪嘗膽的毛澤東卻因禍得福。   不論從背後襲擊日本人或襲擊國民黨,都襲擊得有聲有色,並且在這種聲東擊西、神出鬼沒的運動中,神出鬼沒地發展壯大。   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抗日後,抗大學生幾個星期就畢業一批,畢業一批送到前方一批,數量非常之多,勢力擴充極快,有些做軍隊工作,有些做地方工作,敵後幾乎都成了共產黨的勢力。此番更是不費一槍一彈就到了山西,閻錫山此時只好照單全收。   到了這時,國民黨才看出些眉目。   一九三九年後,國民黨就開始攔路扣人,再到延安就不那麼容易了。   在國共兩黨聯手對日的雙打中,毛澤東提出遊擊戰,避免和日本人硬拼,有人將此理解為心懷叵測是非常錯誤的。當時共產黨只有幾萬人馬,前方不過三個師,又沒有多少武器裝備,怎麼打?——打就打光了。   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熱血沸騰之際帶著打了百團大戰,為此挨了毛澤東的批,批他的百團大戰暴露了共產黨的實力。其實說是「百團」,也未必就真是整整一百個團,但影響確實不小。   那麼一九五九年彭大將軍在廬山上的遭際也就不足為奇、可以說,命運早在此時就暗示了它的軌跡。百團大戰後,八路軍再沒有和日本人大規模交手,也沒打過什麼像樣的戰役,大部分是在敵後活動。在那些地區,軍隊給養、糧草、彈藥和醫藥都很困難,作戰是極其艱苦的,當然不能進行大規模的陣地戰,只能伺機襲擊,取得局部勝利,集小勝為大勝。以至幾十年後,影視界颳起拍攝抗日大型戰役題材之風時,卻無從下手。   這雖讓熱愛戰爭題材的影視界人士無從著手,卻為共產黨日後奪取天下積蓄髮展了力量、也就難怪二十多年後,毛澤東他老人家在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那一天對日本社會黨領袖佐佐木更三說:若五日軍大舉侵華、八年抗戰後的疲敝,中共便無法奪得政權。   該算是毛澤東式的幽默!   無獨有偶,胡秉宸也曾說過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這一方針也還是,一盤棋,可是這盤棋沒有下到底,沒有安好內又去攘外了,結果敗在共產黨的手下一可以看做是胡秉宸對毛澤東老人家那份幽默的心領神會。   最終落荒而逃、苟安一隅的蔣介石,更殘漏盡之夜,難免不追悔許多可能挽救黨國命運的大政方針沒有堅持到底。   很多時候,兩強相遇拼的不儘是真理,恐怕還有誰敢把命「玩兒」到底的心理素質。   奔向延安的道路,是如此直白地提示著人們常常掛在嘴上,實際上又不十分考慮的一種東西。   汽車幾乎沒有停止過顛簸,乘人不備突然將人拋向車頂,腦袋理所當然地就撞在車篷上。幸虧有那個連接上下身的「軸承」,也就是叫做腰的東西緩衝,當臀部落回原位時,不過被堅硬的車座猛挫一下,跟著全套內臟也就猛地往上一顛。可是熱情高漲的人們一路連笑帶唱,就連五音不全的胥德章也張著大嘴在唱,唱了《勝利進行曲》又唱《兄妹開荒》,唱完《兄妹開荒》又唱《延水謠》……歌聲跟著臀部和全套內髒的上下挫動而挫動,卻是陽光燦爛。人們不知道看沒看見清涼山或寶塔山就喊了起來:「看哪,看哪,那就是寶塔山!山上還有寶塔嘛,那邊肯定就是清涼山啦!」   胥德章用胳膊肘捅了捅胡秉宸,風華正茂的胡秉宸的確也想跟著熱情熱情,可他就是喊不出來。熟悉歷史的胡秉宸,只是沉默地觀察著這個小城,像個點心盒子似的讓人送來送去,一九三六年還是東北軍駐地,後來說送就送給了毛澤東。   為什麼有史以來它就是陝北的一個重鎮?相傳北漢降宋名將楊繼業楊老令公就曾駐守於此,以抵抗北方契丹的進攻和威脅。   至於「座襟三山,——帶延河」的寶塔,傳說為一女子而建,《太平廣記》有云:「昔延州有婦女,白皙頗有姿貌,年可二十四五,孤行城市。年少之子,悉與之游,狎昵薦枕,一無所卻。數年而歿,州人莫不悲惜,共醵喪具為之葬焉。」   按照《太平廣記》的說法,這該是一個放蕩縱淫的女人。可黃土高原卻將她包容在自己博大的懷裡,塬上的人又共同捐湊「喪具」安葬了她,——不但安葬了她還為她建起這座塔,祈願她來世有所皈依。   到延安不久,胡秉宸就獨自到延河對岸的寶塔山上走了一遭,塔內黑黝黝、空洞洞,連一行詭譎的文字也沒有找到。   跟著他看見了一個口號:「集中是目的,民主是手段」。   這個口號實在不值得大驚小怪;比之這個口號更能說明一個政黨性質的口號千千有萬。可對胡秉宸來說,卻是驚鴻一瞥,他突然覺得以前對共產黨的了解都算不得了解,只有從這個口號開始,他才真正踏上了中國的共運之旅,等到黃炎培先牛訪問延安時,聽到毛澤東與黃炎培的那番對話,胡秉宸就更加迷惑不解。   黃炎培先生說:我生六十年,耳聞的不說,就親眼所見,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及至一國,都不能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個周期率的支配。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萬死中覓取一生。繼而環境好轉,精神也就漸漸放下,有的因歷時長久惰性自然發作,並由少數演變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下大力也無法扭轉,且無法補救。也有的因區域一步步擴大,有些擴大是自然發展,有些則為功業欲驅使強求發展。到幹部人才漸見竭蹶、難於應付,環境越加複雜起來之後,控制力不覺趨於單薄。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有,「求榮取辱」的有,總之,沒有能夠跳出這個周期率的。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是略略了解的了,就是要找出一條新路,跳出這個周期率。   毛澤東則回答說: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那麼,民主到底是手段還是目的呢?   就像吳為人學那天,一進大學校門就看到「做黨的馴服工具」那個口號一樣,連身體都像塊鐵似的硬了起來,怎麼也不能接受、說服自己是個「工具」,怎麼也不能將「人」的現實虛擬處理。   像胡秉宸和吳為這種執拗的人,某種思緒一旦開了頭就會繼續下去。   也就難怪,幾十年後在「大革文化命」的那場運動中,談起「睡在身邊的赫魯曉夫」,兩人一拍即合。   因為帶著周恩來的介紹信,胡秉宸一到延安就品嘗了革命的等級,住進了陝甘寧邊區政府招待所,在那裡等待分配工作。當時延安還很匱乏,除了伙食。勤務兵、婚嫁各方面的供應或限制,沒有更多的、用以區別等級的標誌,住進邊區政府招待所,確是等級不低的待遇。   不但包天劍和顧秋水到延安後的際遇與他無法相提並論,就是胥德章以及那些投奔革命的青年到延安後的際遇,也很少能與胡秉宸相提並論。   在招待所,他迎頭碰上一個平生從未見過的美人,一個來自四川的革命女青年。『他們一見鍾情。也許無所事事,也許那女青年果然美若天仙,胡秉宸幾乎在那場慾火里化為灰燼。   儘管日後回想起來,那場戀愛除了無法遏制的床上慾念,並沒有給胡秉宸留下多少值得回味的地方。但想起不得不將愛人拱手相讓的往事,還是耿耿於懷。   其實,他一直要求於女人的無非就是床上的遊戲。那麼對胡秉宸時而強調女人品位或情調的要求,不妨看做是主萊前面用以開胃的頭采。   再說事情一旦成為過去,當初清清楚楚的動機忽然就朦朧起來,這就是那些陳年舊事歧義越來越多的原因。   然而他們不能結婚。當時延安規定女人不限,男人結婚必得遵守「二五八團」的規格,缺一不可。胡秉宸是一門也不門。   四川美人很快就和一個符合「二五八團」的長征幹部結了婚。   等到延安成立女子大學和自然科學院時,胡秉宸就對新成立的女子大學極為不恭地說道:「這,一來『二五八團』們可就有了挑老婆的好去處。」據說這位四川美人的長征幹部從前方回來時給了毛澤東一張名片:少將旅長某某某。被毛澤東罵了一頓:到我這裡說什麼旅長!   胡秉宸聽了一樂:「二五八團」倒是「二五八團」了,就是腦子不夠使喚!   延安所有活動都在組織的「組織」之下,可有一陣居然冒出一些民間活動,如馬列學院辦了一個可以自由撰稿,叫做《評論員》的牆報。還有-。-份青聯出版的《延河輕騎》,對延安生活的弊端多有尖銳的評論。享譽幾十年也受難幾十年的《三八節有感》,就發表在《延河輕騎》上。   也許已然處於等級的享用中,胡秉宸對那些民辦刊物興趣不大,他感興趣的只是那些報刊對「延安婚姻」的批評。大批知識女青年的到來,先是引爆了離婚地雷戰,一些老幹部的婚姻就像膛上了地雷陣,東炸一聲西炸一聲,紛紛與陝北老婆或紅軍老婆離婚,之後又立即展開迎娶女學生的閃擊戰。那些女學生也如胡秉宸的四川情人一樣,紛紛拋棄沒有地位、權力的男朋友,嫁給了有權有地位的高級幹部。於是有人對胡秉宸說:「要是知道延安也有這樣的事,我根本就不來了。」   胡秉宸聽後卻沒向上彙報。   還有那個很有學識、留學德國的朋友,因在上海地下黨工作時曾被「中統」逮捕,如《四郎探母》那齣戲里的楊延輝一樣,用了一個假名,假降,方才出獄。   當然他也可以像後來的小說或電影里寫的、演的那樣,等待黨的營救,再不就通過獄中內線,將消息傳送出去,靜候黨的指示等等。可是黨並不知道他被逮捕,他也不知道誰是獄中的內線……到了延安之後自然受到批判。又因性格過於耿直得罪不少人,始終不甚得意。如果你的朋友不甚得意,總應該去看望一下,這也是古已有之的規矩。胡秉宸那時還不懂得一旦什麼人不再得意,即便親爹也要脫鉤,最好是投井下石。這次看望,讓胡秉宸挨了好長一段時間「整」。古已有之的規矩從那時起,就已成為作不了數的老皇曆。引子卻是他用老曲子開了個玩笑,他嘻嘻哈哈地唱道:「黃河之濱,凍死了一群中華民族倒霉的子孫……馬馬虎虎、弔兒郎當是我們的作風……」被人匯了報。   這和原版的歌詞「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我們的作風……」不但相距遙遠,簡直就是背道而馳。背道而馳是什麼?是反動。   胡秉宸不服地遍查延安文字,覺得很多都是有章可查的舊瓶新酒。怎麼到了他這裡連玩笑都不行?   他驚訝區區小事,也能做出這樣大的文章,然後開了竅。「彙報」實在是需要學習的重要科目。但他並不懊悔不曾早日得到高人的指點,這種事只能靠自學成才,不能指望他人傳授。   胡秉宸又總結出,挨「整」一般都是從這種不起眼兒的小事開始。你以為不過如此的時候,槍子兒可能已經為你準備好了。   如同顧秋水和包天劍將軍到了延安,最先遭遇、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彙報」一樣。「連咳嗽一聲都有人彙報廠顧秋水如是說。後來他們又從延安返回花花世界,不能說與此毫無干係。   等等、等等,如此、如此。到了後來,即便胡秉宸有周恩來那封介紹信護航,頭上的光環也漸漸失色。理工科的學生胡秉宸自然明白,世上沒有永動機。   到達延安後,胡秉宸和胥德章很快就進入了第一期陝北公學高級班,班上只有十幾個學員,大多是大學生,還有留學生。   讓胡秉宸感到又一個不適的是投有換洗的衣服,更談不上洗澡,上課時看看周圍那些記筆記的手,又黑又皴又臟,厚厚的泥垢結在手上,就像魚鱗。他那雙有點女相的手,更是慘不忍睹。   講課的教員多半到蘇聯留過學,教員凱豐就是其中之一,又是「二卜八個半」中的一員幹將,回到延安仍然高舉堅決維護王明反對毛澤東的旗幟。有次胡秉宸和同學在窯洞前議論凱豐課講得不好,正巧被他聽見。   教員們上課騎馬而來,夾著五六本摞在一起半尺多厚的精裝硬殼書,張嘴就是列寧怎麼說——「請大家翻到《列寧全集》第x頁」,接著又是馬克思怎麼說——「請大家翻到《馬克思選集》第x頁」……   胡秉宸聽得不耐就提問:「如果電車算先進事物可是群眾非要砸,共產黨員應該採取什麼態度?」   教員反問胡秉宸:「你說應該採取什麼態度?」   他回答說:「我認為應支持群眾。」全班同學大笑,很多人認為這個問題非常幼稚。   不知他這個回答是不是受了恩格斯的影響?恩格斯本不同意「巴黎公社」起義,因為各方條件並不成熟,但當工人行動起來後,也就積极參与並支持了他們的行動。.吳玉章當時正在給學生講群眾運動,可是他也沒有對胡秉宸的問題做出回答,只是笑笑而已。   然而胡秉宸的工作極其認真負責。如日本飛機空襲,他總是跑到山上打鐘報警;沒人乾的事不分技術還是苦力,都是他的活兒;除了白天於活,晚上還常常裝配軍用電台,或校驗機器,或查哨,或給新戰士上課到深夜。   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胡秉宸即便不到延安參加革命,不淪幹什麼,都會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即便讓他去跳芭蕾舞,相信也不會遜色於頂尖的芭蕾皇帝布拉施尼可夫。所以他到延安不到六個月就人了黨。與胡秉宸同時到達延安的胥德章就沒有這樣幸運。他不大服氣地對胡秉宸說:「我在大學的時候比你進步,還是地下學聯代表;你那時候什麼也不參加,算是落後青年,怎麼反倒比我先入黨?」   對胥德章的疑惑,胡秉宸未置一詞。   在學校時胥德章確實比胡秉宸進步,可是和地下黨並無直接關係。而且胡秉宸估計這與胥德章初到延安、在填寫那許多不得不填寫的表格時,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有關。他不僅填寫了自己擔任地下學聯代表之前參加過復興社,也將父親的頭銜無一遺漏地舉列,先是國民黨的一個什麼部長,後來又當了汪精衛的一個什麼部長。幸虧表格上的欄目太小,不然連父親幾歲斷奶、幾歲遺精都得一一填寫上去。   那時候他們誰也不懂得不必要的話少說或不說在日後的意義,以為事情一旦說清楚,也就完結。   該著胡秉宸不能平庸,他的再一次機遇來自通訊系統一個姓朱的副局長,這個副局長在老婆探望之後突然逃跑。胡秉宸震驚於一位堪稱革命楷模的老八路怎麼會叛離革命,他甚至能設想自己逃跑,也不能設想朱局長逃跑。胡秉宸還感到異常憤怒,因為整個八路軍內部通訊情況都在這個副局長的肚子里裝著,他的出逃造成的損失可想而知。胡秉宸當即給上級領導寫了一份報告,高瞻遠矚地提出需要培養自己的技術力量。   胡秉宸的建議得到了領導的重視,並讓他從此擔負起通訊系統的一個重要職務;延安的工農幹部極多,難免有人對知識分子「看不慣」、「不放心」。胥德章恰巧碰上這麼一位,這個領導總是意味深沉地對他說:「你應該到外面鍛煉鍛煉。」   於是懂技術的名牌大學的大學生胥德章,卻不能留在人才匱乏的延安,最後跟著胡秉宸到了重慶。不過誰又能說這不是胥德章的幸運?他要是留在延安,能熬得過一九四二年嗎?   5   包天劍一行在東北軍劉多荃軍長幫助下,以東北軍的名義向鐵路部門申要了三節車皮,將全部軍械從武漢運往西安。   人員及輕型武器留在西安,裝有大型武器的三節車皮,開往東北軍騎兵軍軍長何柱國的咸陽留守處,進入火車岔道,作為何柱國的軍需物資封存車上,派有衛兵看守。   何柱國曾任張學良將軍侍從官,張學良將軍待他不薄,後來蔣介石許了他一個省長也就成了蔣介石的人。可是包天劍沒有別的辦法,非指望他不可,因為攜帶這些武器前往延安肯定會被國民黨扣壓,只能日後通過何柱國想方設法運到延安。   在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得知,包天劍一行離開漢口次日,策動他們投奔共產黨的王副軍長冊被蔣介石逮捕,後來犧牲在渣滓洞。   他們帶著四箱手槍奔赴延安,行至距延安七八十公里的甘泉,由於路面翻漿,汽車不能行駛,只好徒步。四箱手槍存放甘泉八路軍某連連部,留下顧秋水一人看守。半個月後路面情況有所好轉,顧秋水才將這四箱手槍運至延安。   顧秋水到達延安時,包天劍和隨行人員已人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那些用鐵片窩的圓盤子,還有盤子里盛的干豆角、黃豆芽、炒辣椒,倒也難不住包天劍他們。   畢竟城裡還有個小館、館裡賣有肉片燒豆角、雞蛋炒飯,西紅柿炒雞蛋更是不錯。   除了包天劍顧秋水-行,小館很少有人間津,彼時大家都沒錢,所以顧秋水常被抗大女同學拉去「打土豪」。兜里還有幾個錢,又是第一游擊縱隊參謀長,看上去比土八路有些滋味的顧秋水,簡直成了護花使者。女人們對他也都興趣有加,不知是否因為少見或根本沒有見過貴族,都把顧秋水叫貴族,怎知道這個貴族卻是個假冒偽劣。但是除了浪漫成性的劉采雲,沒有哪個女人對他認真,假戲真作不過為了蹭個下小館的機會而已,談及婚嫁,自然還是「嫁漢要嫁司令員,輕裘、白馬、勤務員」。   說起來實在令人汗顏,與那些真正為生計所迫不得不對男人巧笑倩兮的女人相比,一個肉片炒豆角或西紅柿炒雞蛋,就能讓一些革命女青年對顧秋水這個軍閥的乏走狗、老走狗不但秋波頻送,甚至為嘴傷身。可這並不妨礙她們日後道貌岸然地斥責成了「包二奶」的女人或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兩性關係。   讓包天劍沮喪的是不斷發生在自己人中的灰色事件。   有個團長,抗大畢業後派往前線,只因為沒有馬騎,忍受不了徒步行軍之苦,沒到前線半路上就跑了。   與顧秋水同在抗大學習的一個團長,受不了三五九旅南泥灣式的開荒勞動,走了、隨後兩個營長也跟著溜了。說是受不了筋骨之苦,其實是看不到前途。所謂前途,就是共產黨將來能給他一個什麼官職。猜不透,更等不及。最讓他們不能適應的是「連咳嗽一聲都有人彙報」。如果包天劍和顧秋水想說點什麼,就得趁到城裡下小館的路上解決。就連對小館裡的堂倌都不能掉以輕心,誰知道是不是共產黨的探子?   一期期學員轉眼就從抗大畢業,學員們從抗大畢業後就要上前線,上前線就得帶武器,——取回存放在咸陽的大型武器,便提到日程上來。   派誰去?其他人沒有那些可以利用的社會關係,學生出身的又幹不了.只好派顧秋水。   於是顧秋水不得不到偏關,請求駐守那裡的何柱國,以向偏關運送物資為名.從咸陽派出汽車,將包天劍留在咸陽的大型武器運往延安。因為向偏關運送物資必得經過延安,那些武器在延安卸下該是順理成章。出發時顧秋水根本不知道偏關在哪兒,什麼手續也沒有,只帶了一個八路軍臂章,就跟著做買賣的驢馱子,見村進村,見店住店,出延安往北奔榆林。驢馱子連地圖都沒有,也不知道路線,只能按大致方向前行,所幸顧秋水當過軍人,尤其在夜晚,可以依靠星象不時校正前進的方向。   過榆林後顧秋水離開了驢馱子,獨自一人在沙漠里走了兩天,每天急行軍一百八十里,伴隨他的只有自己時現時隱的影子。   正是暑天,特別是太陽當空,連影子也縮進腳掌的時候,只剩下沒完沒了的乾渴。放眼四顧,黃沙漫漫,哪裡有水?他渴瘋了,明知無望,卻禁不住挖井那樣在沙地上刨了起來。漢刨多久就沒了力氣,十個手指也磨破了皮,體內最後那點水分似乎也在瘋狂的刨挖中蒸發凈盡……就在於渴得頭頂冒煙的時候,他刨的那個坑裡居然慢慢滲出些水來!顧秋水撲身在地,像一隻飲水的牲口那樣,一頭扎進那個不大的沙坑,懷著對於渴的仇恨,舔吮著沙坑裡的水。   不知道是真是幻,那摻著沙子的水,竟如瓊漿玉液。   從理論上來說,坑裡滲出的水應該清涼才是千真萬確。不過他的幻覺也不為怪,那從沙漠深處滲出的水,能說不是沙漠彌足珍貴的精血?   顧秋水不但被乾渴折磨得頭上冒煙,也從此仇恨上千渴,並添出毫無節制飲水的不良習慣。但對他的沙漠孤行,卻無怨無尤。   行至綏遠一帶,顧秋水看見了長城,或不如說是看見了長城隱約在沙漠中的殘骸。   顧秋水有時相當多愁善感,不知讀者是否還記得當年他愛戀葉蓮子的時候,寫紿葉蓮子的那首酸鹽假醋的詩?一瞧悴扶病一登樓,放跟天南地北頭。鸚鵡洲邊芳草綠,江山無處可埋愁。   這樣一個顧秋水,面對長城的殘骸怎不興嘆?   自出世那天起,它可不就束手待斃,被這無定、無由、無來、無度、無骨的沙漠曠日持久地隨意揉搓、折來折去……它的血肉早已被歲月和沙土吞食,剩下的不過是偉乎其大的脊樑。   誰能見到它死亡(又是如此窩囊)的過程?世人看到的只是那個被他們叫做「悲壯」的結局。   顧秋水突然對沙漠頂禮膜拜起來,——有什麼武器,能體現這樣一種於無聲處將不論多麼偉大的生命蝕滅的陰鷙之力?   零落在沙漠中的牆磚如長城散落的遺骨,拂去牆磚上的封沙,磚上既沒有燒鑄窯匠的姓名,也沒有契明來歷、身份的文字。它們和那條隱約在沙漠中的脊梁骨一樣,既沒有得到過文人騷客的吟唱,更設有得到過顯揚,連一莖細草的點綴也沒有,就這樣默默地,無怨無悔、枕戈待旦地守衛在遙遠的邊關,永遠等待著一聲再也等待不到的軍令。   狂風驟起,沙漠的褶皺如波濤般地洶湧起來。失水的沙漠竟如暴雨,如海濤般地轟鳴著,呼天搶地地傾訴著對水的思戀,詛咒著水的慳吝。   暴躁的狂風終於息怒了,洶湧的沙漠之濤重又凝固起來,暴雨、海浪之聲也漸漸消沉下去,本該奏出號角之聲的沙漠,反倒十分不合襯地嗚咽起來……   當比長城還偉大的太陽,最後也不得不墜人荒漠時,狼們開始了夜的詠嘆。   它們就像聽到了口令,嗥聲四起,顧秋水陷入了狼群的包圍。作為一個軍人,他連一件貼身的武器都沒帶。延安的子彈是金貴的,每顆子彈都必須拿到前方去,他只好赤手空拳面對不知多少只隱在暗處的狼。他甚至無法確定將自己的後背朝向哪一方,哪一方似乎都是它們的眼睛,在暗夜中冥火似的流閃。但是包天劍的那些武器合該貢獻給共產黨,身負重任的顧秋水,才免於將自己的血肉之軀貢獻給狼。   在一個沒有星光的夜晚,顧秋水迷了路,荒原上甚至沒有一盞燈火,何談人家?   當地人都住在叫做「下沉窯」的窯洞里——在平地上挖個凹陷的方形大坑,再向四壁橫掘出窯洞。窯洞冬暖夏涼,窯門上下有碗口大的風洞,四季敞開,空氣對流。進入那個大坑要經甬道,沿很長的槽形坡道下行,待豁然開朗之後才到達類似南方民居天井的院子當中。那片開闊之地做曬場軋碾之用,略有傾斜以利排水。塬上乾旱少雨,如遇暴雨,雨水將順著微微傾斜的地面和溝線,流人十幾或是二十幾米的滲水井中,積蓄起來,用以備旱,飲用水井另闢在門側的窯洞中。如此,夜行的顧秋水當然看不到燈火,找不到人家。直到他一腳踩空掉進溝里,摔到人家的柴垛上,才聽見狗叫,才找到人家。在窯洞里過了一夜,吃飽喝足之後,按照老百姓的指點才走到神木。   何柱國在神木有個後方辦事處,這才打探到何柱國駐在那個叫做「左雲右玉」的地方。「左雲右玉」聽起來何其美妙,這種本該留在天堂的地方,怎麼會落人這荒涼所在!   聽說顧秋水一天可以行軍百多里,那個後方辦事處又讓他帶了不少文件給何柱國。   顧秋水在何柱國那裡住了一宿,當夜兩人吃了一頓飯,喝了一瓶白蘭地,指點了一番江山,回憶了東北軍的當年……之後何柱國慨然應允將包天劍留在咸陽的大型武器運到延安,臨行時何柱國又給了顧秋水五十塊錢,說:「延安很困難,這點兒錢可以下下小館兒。」   回到延安後,這筆錢很快就被人——特別是女人,「打土豪」吃光了。   他帶著何柱國簽發的如結婚證書那樣大的一本護照,上面寫有什麼部、什麼官銜、什麼任務、往何處去……走上回程。在那個各種雜牌軍的混雜地帶,何柱國簽發的這個護照非常有用。   回程容易多了,第二天顧秋水就到了八路軍的——個聯絡站,這時又掏出八路軍的臂章,對八路軍聯絡站說自己是抗大學員,來此公幹。聯絡站一個小夥子為他找來一頭驢作為交通工具。顧秋水是馬上高手卻不會騎驢,剛騎上去就從驢背上出溜下來。牽驢的小夥子嚇了一跳,不知摔了什麼大官。他騎著這頭驢到了黃河,一過黃河就碰見某軍團的汽車,打聽到是回西安,就決定搭那輛車回去。不一會兒有個小軍官上了汽車,一上車就把他往車下轟,問他:」你上哪兒去?」   他說:「西安。」   又問:「誰讓你去的?」   顧秋水說:「軍長。」小軍官一聽是軍長,也就不再問長問短。他就這樣連蒙帶唬乘汽車回到了延安。緊趕慢趕,連抗大的畢業典禮也沒趕上。已經畢業的學員,正翹首以待顧秋水弄回的武器上前線呢。在延安女友劉采雲眼中,顧秋水簡直就是孤膽英雄。來回行程千餘里,費時二十多天,經清澗、綏德、神木,渡黃河,過偏關,走長城,途經沙漠,時值炎暑,千難萬苦找到何柱國,並得伺柱國慨然應允,將武器從咸陽運到了延安。   可對顧秋水來說,這一行談不上什麼英雄意識,也沒有把握一定干好,更不是為了向共產黨表忠心。來延安幾個月,顧秋水已然覺出共產黨沒把他當自己人,他也就沒把共產黨當自己人。   他幹什麼都是聽天由命,儘力而為,也不曾忘記自己一輩子都是他人的走狗,——既然是走狗,就得讓主人覺得有用,否則主人就會把你一腳踢開。   不久包天劍就把顧秋水帶到小館,對他說:「……我們的人越來越分散,大家好不容易在哪個大型活動見了面,淚汪汪什麼也不能說……」   顧秋水比包天劍清醒冷靜,說:「你想抱著咱們那團人搞獨立王國,是根本不可能的。」   使他喪失理智的事發生在第一游擊縱隊即將開赴前線的時候,顧秋水向隊領導提出帶上他的女友劉采雲。   當時,延安的規矩,每個大隊都有一名文體幹事。顧秋水那個大隊的文體幹事不好好乾,顧秋水只好代他參加文體工作會議。開完會後,負責文體工作的劉采雲追上已經走遠的顧秋水,要和他研究研究文體工作。顧秋水說:「我不是文體幹事,只是替他來參加這個會。」   劉采雲歪著頭,秋波漾了又漾,說:「你就是擔負起這個工作,又能給你添多少麻煩呢?」   從此他們就開始了往來。   劉采雲雖是共產黨員卻是富家子女,某大學英國文學系學生,完全有機會、有可能到經典倫敦度過一生,但她突然被日本人當街打了一記耳光。這樣的反差對一個富家子女極難忍受,於是這記耳光就成了她的人生轉折點,一氣之下奔赴延安。北平的學生到延安並不難,日本人雖然佔領著北平,但離城不遠就是八路軍的天下,門頭溝就有游擊隊,而國民黨也有一股勢力活動在北平地下。   奔赴延安的路上,劉采雲的男朋友又不幸被她最要好的女朋友挖走。她傷心欲絕地來到延安,沒想到在延安卻常常可以遇到北平那些party上的舊人,真像是各路子弟又聚合到延安開party來了。   因為有文化又會演戲,便負責起文體工作,與人接觸的機會也多,且都是各個單位很「文藝」的那些人,輪空的劉采雲到了女性匱乏的延安,竟成了戀愛專家。。   顧秋水把和大學生劉采雲的關係看得很正經,也很當回事,所以他和劉采雲沒有發生過性關係,儘管當時很多人因「二五八團」的限制或其他什麼規矩的限制,不得不到野地里去解決這類問題,而顧秋水卻沒有這樣做。   他之所以要求帶劉采雲上前線,是生死與共的意思。領導問:「你們是什麼關係?」   他說:「我們是戀愛關係。」   領導想都沒想,一口回絕道:「不行,你不可以帶她上前線。」   顧秋水又問:「為什麼別人可以帶女人上前線?」   領導沒有回答,只是眼神怪異地看了看他。這副眼神當即讓顧秋水冒了火,反唇相譏道:「既然不同意我帶她上前線,何必還問我們什麼關係?過癮還是怎麼的?……不管到了哪兒,男人在雞巴上的待遇應該是一律平等的……」.之後他又找了各級領導,可是沒有一個支持他和劉采雲的戀愛,更談不到批准他把劉采雲帶到前線去。   於是他就到處說怪話,到處罵娘:「我從小就當兵,懂得軍隊里的規矩,要是上級軍官毫無道理抽我一個嘴巴子,我也不會有二話。可是男人睡女人的權利卻不該分等級,就算我是一個老軍閥,我的雞巴可不是老軍閥,它憑什麼不該享受操女人的平等待遇?」   可能因為他是老東北軍,所以才沒有整治他。   劉采雲也是一哭二鬧三上吊。戀愛狀態中的女人一般處在逆反心理的巔峰,這種情況下,越是正面勸阻越是適得其反,反對那個愛情的最佳辦法是為那把愛情煽風點火。   可是領導沒有閑心跟她玩這把遊戲,簡單明了地拿出殺手鐧——劉采雲是共產黨員,如果不聽黨的勸告,前程就會斷送在和顧秋水的戀愛之中。但對劉采雲這種浪漫的人來說,這——手似乎不太管用。只好把她送到某地去受訓,行動快速詭秘到誰也說不清她的下落。為此顧秋水甚至不懷好意地到處張貼尋人啟事,可是直到離開延安,他也沒有聯繫到劉采雲。   他痛苦地以為劉采雲已經不在人世,以為劉采雲的愛無比忠誠,只因共產黨不拿他當自己人,於是他的愛、他的雞巴也都人了另冊。他們演出的這場《梁山伯與祝英台》轟動了整個延安,特別是顧秋水的那些怪話、那些尋人啟事,連胡秉宸都有所風聞。胡秉宸甚至借故來到劉采雲的單位,一睹當代「祝英台」劉采雲的風采,之後大失所望地對人說:「不過爾爾。」   胡秉宸怎能想到,幾十年後這位「梁山伯」竟然成了他的岳父,並與他有一席長談。   其實劉采雲比顧秋水這個登徒子還要快地走出了這個愛的迷魂陣。新年就要來到,負責抓文藝的上級領導需要了解由劉采雲策劃、為迎接新年而準備的大型晚會情況,而負責抓文藝的領導出乎意料地瀟洒倜儻。   劉采雲最後與主管文藝的領導人結了婚,頭生兒子取名狄更斯,後生女兒取名勃朗特,總之是不能忘情英倫,可能與當年讀英國文學系有關,卻再也想不起自己曾為之「-哭二鬧三上吊」的顧秋水。   若干年後他們還有一一次重逢,但是他們已經不能認出彼此,更忘記了曾為他們的愛情捨生忘死。不過說了歸齊,顧秋水也早就忘記了葉蓮子。也難怪,他與葉蓮子的婚姻多少帶有因陋就簡的性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葉蓮子只好成為「過去」。   臨出發前,周恩來給他們講了一次話,講到八路軍和東北軍的關係,講到革命團結的友誼,鼓勵他們殺敵抗日,打回東北老家去。   在延安養病的抗大校長林彪也寫了書面講話。   顧秋水帶著一顆忿忿不平的心離開了延安,來到邊區司令部的駐地。   第一游擊縱隊黨代表即刻與有關方面研究了擴充東北軍的問題,得到了有關方面的同意,可是仍然沒有人負責落實。包天劍想,當初周恩來先生在太原說的好好的,答應扶持東北軍,時隔一年多,第一游擊縱隊仍然是一個理論上的概念。   原來他們跑來跑去都是蒙著來的!一筆筆糊塗賬究竟是誰的責任?連包天劍自己也說不清楚了。   不知為什麼他就不能直接與有關方面商談,非得通過縱隊的政委?如果他能直接與有關方面商談,是不是會好一些呢?   這都是馬後炮了,包天劍反正是沒有直接參与這個與東北軍的生存息息相關的商談。   於是包天劍打算返回後方延安,希望在周恩來先生和毛澤東主席那裡得到求證和明確。   包天劍要求顧秋水隨他一同返回延安,但顧秋水厭倦了,再也不想追隨包天劍沒頭蒼蠅似的東撞西闖、蒙來蒙去,只想藉此機會,借包天劍那點尚未貶值的影響離開延安,至於去哪兒也不知道。   然而禁不住包天劍苦求,顧秋水最後只好隨行。這一次江湖義氣的結果,日後險些為他自掘墳墓,他和包天劍的緣分也就到了頭。離開邊區前,顧秋水很組織紀律地找政委淡了一次話。政委說:「估汁包天劍回延安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並且可能不回來了。如果那樣,希望你做做包天劍的工作,一是不要當漢奸,二是不要投靠蔣介石。」   對這個任務雖然把握不大,但顧秋水說:「一定憑良心,儘力辦。」   離開邊區時,包天劍只帶了一個衛隊排,即他帶到延安的四十名軍事幹部,每人攜帶一支自動步槍、一支連發手槍。顧秋水只攜帶了一支八音手槍,其餘的武器、人員、馬匹,全部留在了邊區。   途經山西趙承綬防區,趙承綬極力勸說包天劍要回延安,加之隨行的四十人中有個王團長,此人極富煽動性,不但其他人的情緒說煽就煽起來,連包天劍也難逃他的影響。王團長認為,即便回到延安,擴充東北軍的問題也不一定得到圓滿解決。   趁趙承綬請他們到駐地吃飯之機,包天劍借用趙承綬的電話,與綏遠的何柱國取得了聯繫,何柱國請包天劍速到他的後方辦事處神木面談。   於是包天劍修正了回延安找周恩來、毛澤東求證的路線,向神木而去。由於當時通訊不便,他們改變路線的決定,前線也好、延安也好,很難掌握得一清二楚。即便掌握得一清二楚,這四十個人又值得花費多少心思?有多少比這四十個人還重要的事情亟待解決?   到了神木,見到何柱國,所謂面談也沒有談出什麼驚人之語,無非是遊說包天劍到重慶去。   其實何柱國在接到包天劍的電話之後,馬上就打電報給蔣介石的軍政部長何應欽,何應欽表示坎迎包天劍去重慶,並且保證其人身安全絕對不會出問題。   隨行的王團長此時終於徹底暴露出反共面目,極力煽動包天劍到重慶去。不論顧秋水對共產黨有什麼意見,但他認為包天劍這樣干非常不妥,為此找包天劍長談了一次。顧秋水說:「第一,何柱國煽惑這件事是為了向蔣介石邀功清賞,好像是他把你從共產黨那裡拉回來的。西安事變時候他就背叛少帥投靠了蔣介石,現在又用你來請功。第二,蔣介石最不講信用,何應欽的擔保更靠不住。第三,你去重慶即便沒危險可也沒前途,現在你是一個本錢也不趁的人了,蔣介石怎麼能重用你?所以我的意見是:一、我們還是去延安,周恩來滿口答應我們建立一支新式的、革命的東北軍,不能說話不算,一些細節也不難解決。如有困難解決不了也不要提什麼分外要求,可以提出送你到蘇聯學習兩三年,理由是政治思想水平太低,先學習學習本事,提高提高政治水平和思想覺悟,幹革命的日子還長著呢。二、如果還不行,那時再走。統一戰線政策允許來去自由,他們不會太難為你。來去要光明正大,這樣中途不辭而別實在對不起周恩來先生,也對不起東北救亡總會的一些老朋友,大家對我們的幫助很大,期望也很高。反正無論如何不能去重慶,不要對蔣介石抱什麼幻想。最後實在沒辦法,可以到香港或到歐洲遊歷,這一點你在經濟上也不難辦到。」   包天劍聽後沒說什麼。顧秋水想,他本是一個不善辭令也是一個沒主見的人,容他想想再說吧。其實包天劍去重慶的決心已下。   他把從邊區帶出的那點人馬槍支留給了何柱國,心想何柱國到底還是東北軍騎兵軍軍長,還抗日。哪裡知道何柱國很快就完蛋,包天劍留下的槍支想賣也賣不出去,最後落到誰的手裡也就無從得知了。交出那些人和武器後,在東北軍里混了多年、武器從未離身的包天劍,至此成了名副其實的光桿司令。轟轟烈烈奔赴延安的一行人,此時也就剩下了包天劍和顧秋水。顧秋水最後還讓各人將自己的槍支擦亮,當人們將擦過的槍支放到槍架上後,一排排槍就像參加葬禮那樣莊重。   他獨自在那些武器面前站了很久,這哪裡是槍,分明是長歌當哭的男兒咽、他忍不住從槍架上取下一支自動步槍,撫摩著烏亮的槍身說道:「這種自動步槍,全國都沒有啊!」   而後他就是退出戎馬生涯,也還會在夢中聽到這些槍支的哭泣。醒來之後,看看睡在身邊一茬又一茬的女人,深感連一個可以說說槍支是女口何哭泣的人也沒有,只能對著黑暗悄聲自語:「你知道槍支如何哭泣嗎?你又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男兒漢嗎?」而在沒有女人共枕的時候,他可能會情不自禁地號啕:「我的兒子,我的兒子啊——」   他原本期望過一個兒子,像這些自動步槍一樣禁得起風雨,禁得起拳打腳踢,與他同舟共濟,使他如虎添翼的兒子,可是葉蓮子偏偏給他生了一個女兒。   顧秋水錯了,他無從了解,也不願了解,吳為雖然身為女兒,可她的一生就像這些自動步槍一樣,不但禁得起風雨,更禁得起比拳打腳踢還殘酷的日子。   包天劍帶著顧秋水,乘何柱國的汽車,與何柱國一起從神木到了西安。   到西安後,共產黨沒找他們,國民黨沒找他們,胡宗南也沒找他們,不論哪一方政治勢力都把他們忘了。   留在神木的人很快四分五裂,王團長並沒有跟隨何柱國,而是投奔了南京偽政權的鮑文岳。鮑文岳給他在山東章丘縣弄了一個縣長的位置,當了一兩年縣長,弄了幾個錢回到北平,花十條金子買了一所四合院。一九四九年解放後企圖偷越國境,被解放軍抓獲後又釋放,在北京一個電子管廠當了工人。工人成分不但使這個反共老手免除了各種政治災難,「文化大革命」時期甚至成了專政知識分子的工人宣傳隊隊員。   有一個下場很慘,到地方土匪武裝那裡胡吹,說自己在南京有關係,能弄來多少多少武器,結果被土匪活埋。   還有個營長,岳父大人是閻錫山的高級顧問,通過岳父在閻錫山那裡弄了個小官,抽上了大煙,再也不講抗日,也不再講反共。   何柱國到西安後先期飛往重慶,不久包天劍接到何應欽電報,也就與顧秋水搭機飛往重慶。   到重慶後與東北軍的一些舊人重逢,包天劍又支上了麻將桌。   何應欽將包天劍到達重慶的消息報告了蔣介石,蔣介石不計前嫌召見了包天劍,按規定只談五分鐘,實際上卻不止五分鐘。召見回來,他對顧秋水說:「就是蔣介石一個人在說。」卻沒有告訴顧秋水蔣介石都說了些什麼。   顧秋水想,可能挨了罵。   蔣介石果然把包天劍說了一頓:「共產黨是很會騙人的……我在蘇聯的時候比你還相信共產黨,比你接受共產理論還早。你是上當受騙了……看在你父親的面子上我原諒你……」   包天劍這才算是過了關。   過了一個多月,蔣介石又請包天劍出席了一次宴會。經人疏通,蔣介石最後給了包天劍一個軍委少將高參的閑職。包天劍原是中將,這下等於降了一級,使他大為喪氣。   顧秋水勸解道:「你不想想,你這樣倒來倒去,擱在誰那兒誰不殺你?說來說去蔣介石還算大度,沒有殺你就是好的了,還計較什麼升降?也許他有意留個後路,老太爺不是還在天津日偽區?   說不定將來就有什麼用處。」不久包天劍聽說特務頭子戴笠要找他,嚇得失魂落魄。藉此機會,顧秋水又向他進言:「重慶是待不下去了,不會有好結果的。還是設法去香港吧,要走趕快走,晚了恐怕就走不成了。」   包天劍馬上弄來兩張飛機票,和顧秋水一起飛到了香港。   蔣介石後來也沒過問這位軍委少將高參哪裡去了,顯然根本沒有把他當回事。   在顧秋水和胡秉宸那次會面中,胡秉宸卻這樣解釋戴笠的事:「戴笠找包天劍是為了拉攏他,分化東北軍。」   顧秋水也好,包天劍也好,他們的延安之行本無懸念。但是他們自己給自己製作了一個懸念,自己給自己設置了一個誤解,不管結局怎樣,都應該由他們自己負責。        
忘憂書屋 > > 無字 > 第二部 第三章
回目錄: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