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憂書屋 分類
返回 忘憂書屋目錄

第七章

所屬書籍: 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原文] 天長,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無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譯文]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注釋] ①天長地久;長、久:均指時間長久。 ②以其不自生也:因為它不為自己生存。以,因為。 ③身:自身,自己。以下三個「身」字同。先:居先,佔據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④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詞作動詞用,使動用法,這裡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⑤邪(ye):同「耶」,助詞,表示疑問的語氣。   [引語] 本章也是由道推論人道,反映了老子以退為進的思想主張。老子認為:天地由於「無私」而長存永在,人間「聖人」由於退身忘私而成就其理想。如大禹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三過其門而不入,人民擁戴他為天子。 老子用樸素辯證法的觀點,說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已(「身先」、「身存」)是統一的,利他往往能轉化為利已,老子想以此說服人們都來利他,這種謙退無私精神,有它積極的意義。   [評析] 這一章繼第五章之後,再一次歌頌天地。天地是客觀存在的自然,是「道」所產生並依「道」的規律運行而生存,從而真正地體現道。老子讚美天地,同時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的觀念中,所謂人道,既以天道為依歸,也就是天道在具體問題上的具體運用。這一點,是老子書中經常發揮的觀點,在本章里,他就表達了這種觀點。接下來,老子以「聖人」來說明人道的問題。聖人是處於最高地位的理想的治者,對他而言,人道既要用於為政治世,又要用於修身養性,而且要切實效法天地的無私無為。對天地來說,「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對聖人來說,「不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這其中包含有辯證法的因素,不自生故能長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說明對立著的雙方在互相轉化。通俗地講,老子所讚美的聖人能謙居人後,能置身度外,他不是對什麼事都插手,而是從旁邊把事情看清了再幫一把,反而能夠站得住腳。這種思想,有人認為是為人處世的智慧,以無爭爭,以無私私,以無為為;也有人指責老子學說中多講詐術,尤其是「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一句,常被人們引用為論據,認為聖人想保住自己的權位,卻用了狡詐的方式,耍了一種滑頭主義的手腕,等等。仁智互見,在《道德經》書的許多觀點來講都是如此。對各種解釋可以姑且存之,經比較研究,終究可以找到切合實際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