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憂書屋 分類
返回 忘憂書屋目錄

工作的本質是對他人的貢獻

青年:明白了。那麼,假設我能夠做到「自我接納」,並且也能夠做到「他者信賴」。那我會因此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哲人:首先,真誠地接受不能交換的「這個我」,這就是自我接納。同時,對他人寄予無條件的信賴即他者信賴。 既能接納自己又能信賴他人,這種情況下,對你來說的他人會是怎樣的存在呢? 青年:……是夥伴嗎? 哲人:正是如此。對他人寄予信賴也就是把他人看成夥伴。正因為是夥伴,所以才能夠信賴。如果不是夥伴,也就做不到信賴。 並且,如果把他人看作夥伴,那你也就能夠在所屬的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繼而也就能夠獲得「可以在這裡」的歸屬感。 青年:也就是說,要想獲得歸屬感就必須把他人看作夥伴,而要做到視他人為夥伴就需要自我接納和他者信賴。 哲人:是的,你理解得越來越快啦!並且,視他人為敵的人既做不到自我接納,也無法充分做到他者信賴。 青年:好吧。人的確都在尋找一種「可以在這裡」的歸屬感,因此就需要自我接納和他者信賴。這一點我沒有異議。 但是,僅憑把他人看作夥伴並給予信賴就可以獲得歸屬感嗎? 哲人:當然,共同體感覺並不是僅憑自我接納和他者信賴就可以獲得的。這裡還需要第三個關鍵詞——「他者貢獻」。 青年:他者貢獻? 哲人:對作為夥伴的他人給予影響、作出貢獻,這就是他者貢獻。 青年:貢獻也就是發揚自我犧牲精神為周圍人效勞吧? 哲人:他者貢獻的意思並不是自我犧牲。相反,阿德勒把為他人犧牲自己人生的人稱作「過度適應社會的人」,並對此給予警示。 並且,請你想一想。我們只有在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或行為對共同體有益的時候,也就是體會到「我對他人有用」的時候,才能切實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是這樣吧? 也就是說,他者貢獻並不是捨棄「我」而為他人效勞,它反而是為了能夠體會到「我」的價值而採取的一種手段。 青年:貢獻他人是為了自己? 哲人:是的,不需要自我犧牲。 青年:哎呀哎呀,您的論調越來越危險了吧?這可真是自掘墳墓啊!為了滿足「我」而去為他人效勞,這不正是偽善的定義嗎?!所以我才說您的主張全都是偽善!您的論調全都不可信!算了吧,先生!比起滿口道德謊言的善人,我寧願相信那些忠實於自己慾望的惡徒! 哲人:言之過早了。你還沒有真正理解共同體感覺。 青年:那麼,關於先生主張的他者貢獻,請您舉個具體例子吧。 哲人: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貢獻就是工作——到社會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務。勞動並不是賺取金錢的手段,我們通過勞動來實現他者貢獻、參與共同體、體會「我對他人有用」,進而獲得自己的存在價值。 青年:您是說工作的本質是對他人的貢獻? 哲人:當然,賺錢也是一個重大要素。正如你之前查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說的「被鑄造的自由」一樣。但是,有些富豪已經擁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巨額財產,但他們中的多數人至今依然繼續忙碌工作著。為什麼要工作呢?是因為無底的慾望嗎?不是。這是為了他者貢獻繼而獲得「可以在這裡的」歸屬感。獲得巨額財富之後便致力於參加慈善活動的富豪們,也為了能夠體會自我價值、確認「可以在這裡」的歸屬感而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活動。 青年:嗯,這也許是一個真理。但是…… 哲人:但是? 真誠接受不可交換的「這個我」的自我接納;主張應該毫不懷疑人際關係基礎,從而做到無條件的他者信賴。對於青年來說,這兩條都還可以接受。但是,他對於他者貢獻卻不大明白。如果這種貢獻是「為了他人」,那就勢必會是充滿痛苦的自我犧牲。另一方面,如果這種貢獻是「為了自己」,那就是一種徹底的偽善。這一點必須得弄清楚。青年以堅定的口吻開始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