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憂書屋 分類
返回 忘憂書屋目錄

推薦序一

勇氣的心理學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好書,既適合作為大眾的自助手冊,也可以作為專業人員的臨床指南。本人在這兩個方面都受益匪淺。 作為一般讀者,它可以是你接觸心理自助的第一本書。你可以不需要任何準備知識就可以從容地打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甚至不需要知道阿德勒是誰、他跟弗洛伊德有什麼關係。本書由在當代並不常見的對話體寫就,延續了很多古代經典賴以傳世的方式,如《論語》《黃帝內經》《理想國》及大多數佛教經典。對話體使得我們閱讀的時候感到非常親切,有「如師在側、如友在臨」的體驗:我們可以跟隨書中兩位主角的對話,跟隨他們的辯論進入阿德勒式的心靈成長世界。尤其要點贊的是書中設計的案例樸實平直,沒有以「躁鬱症」或「多重身份」等險奇案例吸引眼球,更多的是:「要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里?」「如何面對自己的缺陷?」「如何處理自己的人生課題?」——這些都是幾乎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生活議題。很多時候,在閱讀中甚至會強烈地感覺到,我就是那個不斷發問的年輕人。我在春節期間閱讀了這本書,老實講,很多時候都有被警醒的感覺。例如書中所呈現的阿德勒的教育理念:「既不要批評,也不要表揚你的孩子。」以往我會比較注重避免嚴厲的批評,現在也會稍稍注意不要過分表揚自己的孩子。儘管作為一名專業的助人者,這樣的結論早不陌生,可是在本書中重新溫習這個議題的時候,還是再次被阿德勒和兩位日本同道善意地隔空提醒了。相信讀者自會發現對自己有益之處。 你也許是一位跟我一樣的執業心理諮詢師,可能你也長久以來沉浸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坦率地講,我本人從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中獲益匪淺。?接受精神分析甚至是我30歲前做出的最為英明的決定,從那之後我的人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我也作為一名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諮詢師有六年了,每一年我都更為信服弗洛伊德和他的後繼者的理念(與我而言主要是英國精神分析家比昂),但這樣的逐步信任也隱含著一種危險——那就是過分認同並忠誠於一種信條,不知不覺間開始通過一根管子去觀察世界和人生(要命的是這根管子比你想像的要更細,哪怕是你經常反省這一點)。換句話說,我可能中弗洛伊德的毒太深了(儘管我嘗試著多學學榮格以稍稍解毒,結果發現自己更沉醉於內心和過去的世界),在這個時候讀到的阿德勒的確是一劑及時的良藥。阿德勒對於當下的重視,對於人際的理解,對於勇氣和決定的重要性的再三確認……在我的內心久久迴響。儘管寫這篇推薦序的時候,一摞阿德勒的書正在來我書房的路上,我並未決定從此做一個「阿德勒主義者」,因為我看不出阿德勒有這樣的暗示,也讀不到本書的兩位作者給出了這樣的誘惑。本書的兩位日本作者在很多時候都顯示出他們所受東方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對阿德勒的「共同體」進行詮釋時,顯示出了儒家和佛教的影響,相信各位同樣生活在東方文化中的同仁能發現更多。 這是一本讀起來容易,但寫起來不容易的書。對話體的格式要求作者不能簡單地羅列結論,而要通過對話顯示和展開我們是如何得到智慧的,閱讀中我能感覺到作者的心血投注。我從來沒有寫過「推薦序」,讀了這部書的一個直接的好處是,它讓我有了寫這篇薦文的「勇氣」。我老老實實地把我閱讀這本書的感受,以及我覺得它好在哪裡交代出來,這也算是跟各位未曾謀面的同讀者的一種對話吧。 是為序。 資深心理諮詢師香港精神分析學會副主席 張沛超 2015年3月6日於深圳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