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憂書屋 分類
返回 忘憂書屋目錄
忘憂書屋 > > 詩經 > 大雅·生民之什 板

大雅·生民之什 板

所屬書籍: 詩經
  上帝板板,下民卒癉。出話不然,為猶不遠。靡聖管管。不實於亶。猶之未遠,是用大諫。   天之方難,無然憲憲。天之方蹶,無然泄泄。辭之輯矣,民之洽矣。辭之懌矣,民之莫矣。   我雖異事,及爾同僚。我即爾謀,聽我囂囂。我言維服,勿以為笑。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天之方虐,無然謔謔。老夫灌灌,小子蹻々。匪我言耄,爾用憂謔。多將熇々,不可救藥。   天之方懠。無為夸毗。威儀卒迷,善人載屍。民之方殿屎,則莫我敢葵?喪亂蔑資,曾莫惠我師?   天之牖民,如塤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攜。攜無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無自立辟。   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無俾城壞,無獨斯畏。   敬天之怒,無敢戲豫。敬天之渝,無敢馳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游衍。 注釋  (1)板板:反,指違背常道。   (2)卒癉(cuì dàn):勞累多病。卒通「瘁」。   (3)不然:不對。不合理。   (4)猶:通「猷」,謀劃。   (5)靡聖:不把聖賢放在眼裡。管管:任意放縱。   (6)亶(dǎn):誠信。   (7)大諫:鄭重勸戒。   (8)無然:不要這樣。憲憲:歡欣喜悅的樣子。   (9)蹶:動亂。   (10)泄(yì)泄:通「呭呭」,妄加議論。   (11)辭:指政令。輯:調和。   (12)洽:融洽,和睦。   (13)懌:敗壞。   (14)莫:通「瘼」,疾苦。   (15)及:與。同寮:同事。寮,同「僚」。   (16)囂(áo)囂:同「聱聱」,不接受意見的樣子。   (17)維:是。服:用。   (18)詢:徵求、請教。芻:草。蕘(ráo):柴。此指樵夫。   (19)謔謔:嬉笑的樣子。   (20)灌灌:款款,誠懇的樣子。   (21)蹻(jué)蹻:傲慢的樣子。   (22)匪:非,不要。耄:八十為耄。此指昏憒。   (23)將:行,做。熇(hè)熇:火勢熾烈的樣子,此指一發而不可收拾。   (24)懠(qí):憤怒。   (25)夸毗:卑躬屈膝、諂媚曲從。毛傳:「夸毗,體柔人也。」孔疏引李巡曰:「屈己卑身,求得於人,曰體柔。」《爾雅》與蘧蒢、戚施同釋,三者皆連綿字。   (26)威儀:指君臣間的禮節。卒:盡。迷:混亂。   (27)載:則。屍:祭祀時由人扮成的神屍,終祭不言。   (28)殿屎(xī):毛傳:「呻吟也。」陸德明《經典釋文》:「殿,《說文》作念;屎,《說文》作吚。」   (29)葵:通「揆」,猜測。(30)蔑:無。資:財產。   (31)惠:施恩。師:此指民眾。   (32)牖:通「誘」,誘導。   (33)塤(xūn):古陶制橢圓形吹奏樂器。篪(chí):古竹製管樂器。   (34)璋、圭:朝廷用玉制禮器。   (35)益(ài):通「隘」,阻礙。   (36)辟:通「僻」,邪僻。   (37)立辟(bì):制定法律。辟,法。   (38)價:同「介」,善。維:是。藩:籬笆。   (39)大師:大眾。垣:牆。   (40)大邦:指諸侯大國。屏:屏障。   (41)大宗:指與周王同姓的宗族。翰:骨幹,棟樑。   (42)宗子:周王的嫡子。   (43)戲豫:遊戲娛樂。   (44)渝:改變。   (45)馳驅:指任意放縱。   (46)昊天:上天。明:光明。   (47)王(wǎnɡ):通「往」。   (48)游衍:遊盪。 譯文  上帝昏亂背離常道,下民受苦多病辛勞。說出話兒太不像樣,作出決策沒有依靠。無視聖賢剛愎自用,不講誠信是非混淆。執政行事太沒遠見,所以要用來勸告。   天下正值多災多難,不要這樣作樂尋歡。天下恰逢禍患騷亂,不要如此一派胡言。政令如果協調和緩,百姓便能融洽自安。政令一旦墜敗渙散,人民自然遭受苦難。   我與你雖各司其職,但也與你同僚共事。我來和你一起商議,不聽忠言還要嫌棄。我言切合治國實際,切莫當作笑話兒戲。古人有話不應忘記,請教樵夫大有裨益。   天下近來正鬧災荒,不要縱樂一味放蕩。老人忠心誠意滿腔,小子如此傲慢輕狂。不要說我老來乖張,被你當作昏憒荒唐。多行不義事難收場,不可救藥病入膏肓。   老天近來已經震怒,曲意順從於事無補。君臣禮儀都很混亂,好人如屍沒法一訴。人民正在呻吟受苦,我今怎敢別有他顧。國家動亂資財匱乏,怎能將我百姓安撫。   天對萬民誘導教化,像吹塤篪那樣和洽。又如璋圭相配相稱,時時攜取把它佩掛。隨時相攜沒有阻礙,因勢利導不出偏差。民間今多邪僻之事,徒勞無益枉自立法。   好人就像籬笆簇擁,民眾好比圍牆高聳。大國猶如屏障擋風,同族宛似棟樑架空。有德便能安定從容,宗子就可自處城中。莫讓城牆毀壞無用,莫要孤立憂心忡忡。   敬畏天的發怒警告,怎麼再敢荒嬉逍遙。看重天的變化示意,怎麼再敢任性桀傲。上天意志明白可鑒,與你一起來往同道。上天懲戒無時不在,伴你一起出入游遨。 鑒賞  這首詩據《毛詩序》記載,是凡伯「刺厲王」之作。西周從夷王起,即衰落不振。厲王執政,朝綱大壞,民不堪命。《國語》曾記邵公諫厲王弭謗一事,就是對其暴虐無道的真實反映。正如邵公所言,儘管當時厲王在國內對敢言者採取了監視和屠殺的嚴厲手段,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人們還是用種種不同的形式來宣洩心中的不滿,這首相傳為凡伯(鄭箋說他是「周公之胤」,「入為卿士」;魏源《古詩源》說他就是《汲冢紀年》中的「共伯和」)所作的諷刺詩,便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與後代一些諷諭詩「卒章顯其志」的特點相反,作者開宗明義,一開始就用簡練的語言,明確說出作詩勸諫的目的和原因。首二句以「上帝」對「下民」,前者昏亂違背常道,後者辛苦勞累多災多難,因果關係十分明顯。這是一個高度概括,以下全詩的分章述寫,可以說都是圍繞這兩句展開的。   對於「上帝」(指周厲王)的「板板」,作者在詩中作了一系列的揭露和譴責。先是「出話不然,為猶不遠。靡聖管管,不實於亶」,不但說話、決策沒有依據,而且無視聖賢,不講信用;接著是在「天之方難」、「方蹶」、「方虐」和「方懠」時,一味地「憲憲」、「泄泄」、「謔謔」和「夸毗」,面臨大亂的天下,還要縱情作樂、放蕩胡言和無所作為;然後又是以「蹻蹻」之態,聽不進忠言勸諫,既把老臣的直言當作兒戲,又使國人緘口不言,簡直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   對於「下民」的「卒癉」,作者則傾注了極大的關心和同情。他勸說歷王改變政令,協調關係,使人民擺脫苦難,融洽自安(「辭之輯矣,民之洽矣。辭之懌矣,民之莫矣」);他為了解民於水火,大膽進言,甘冒風險(「民之方殿屎,則莫我敢葵。喪亂蔑資,曾莫惠我師」);同時,他又不厭其煩地向厲王陳述「天之牖民」之道,強調對國人的疏導要像吹奏塤篪那樣和諧,對民眾的提攜要像佩帶璋圭那樣留心;最後他還意味深長地把人民比作國家的城牆,提醒厲王好自為之,不要使城牆毀於一旦,自己無地自容。   作為譴責和同情的匯聚和結合,作者對厲王的暴虐無道採取了勸說和警告的雙重手法。屬於勸說的,有「無然」三句、「無敢」兩句,「無為」、「無自」、「無俾」、「無獨」、「勿以」、「匪我」各一句,可謂苦口婆心,反覆叮嚀,意在勸善,不厭其煩;屬於警告的,則有「多將熇熇,不可救藥」、「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游衍」等句,曉以利害,懸戒懲惡。這種勸說和警告的並用兼施,使全詩在言事說理方面顯得更為全面透徹,同時也表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一片拳拳之心,忠貞可鑒。   在這首詩中,最可注意的有兩點:一是作者的民本思想。他不僅把民眾比作國家的城牆,而且提出了惠師牖民的主張,這和邵公之諫在某種意義上說是相通的,具有積極的進步作用。二是以周朝傳統的敬天思想,來警戒厲王的「戲豫」和「馳驅」的大不敬,從而加強了諷諭勸諫的力度。如果不是冥頑不化的亡國之君,對此是應當有所觸動的。   至於全詞多用正言直說,也使其更具後代諫書的作用,作者心胸之坦蕩、感情之激切於此可見一斑。而疊字的多處運用、比喻對照的生動工整等,又使它保持了詩歌的藝術性。這首《板》與另一首《盪》同以諷刺厲王著稱後世,以至「板蕩」成了形容政局混亂、社會動蕩的專用詞,其影響之大,不難想見。
忘憂書屋 > > 詩經 > 大雅·生民之什 板
回目錄: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