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從容彭閣老
陸大使以上不了檯面的九品之身,去彈劾戰績彪炳、聲名響亮的李佑確實太使人震驚了,居然出現了短暫的冷場。景和天子也睜大了聖目,很是為此感到不可思議。
偷覷周邊各人表情,陸大使便覺得自己這時機真選對了!就連那天子也驚訝無比,大概能夠沖淡方才他給聖心帶來的不快罷。
陸元廣彈劾李佑,還存在個問題是,李佑數次上疏為他揚名,並向朝廷薦舉他。雖然目前尚未有實際結果,李佑算不得他正式的恩主,但畢竟對他有了人情。
那麼他陸元廣前番為李佑的死對頭彭閣老辯解,今次又公然彈劾李佑濫用職權,是個什麼意思?是不通人情世故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隨即有人想到了解釋,天下官員數以萬計,能塑造出政治形象的人卻是少數里的少數,無一不是佼佼者,比如李大人就是「剛直、善斷」。看來這陸元廣是要以「公正」為標榜,拿李佑來成名,可惜他選錯了對象。
那李佑豈是好招惹的,好心被當驢肝肺、連連被陸大使不識相的李佑只怕感到這是恩將仇報,必然要暴跳如雷了。
國朝向來標榜不堵塞言路,有人當面要彈劾重臣,天子也得耐心去聽。
陸元廣得到示意後便進奏道:「臣彈劾李僉憲對西商呂家濫用職權。那呂家子確實侮辱大臣在先,可先被嚴刑拷打,後遭關押囚禁不放,罪不當至此,李僉憲濫用職權無誤。其後才引發事端,一直拖延至今。
近日朝堂風波不息,雖是因為有人推波助瀾,但究其根源,便是起自此事。將此事解決,有益於正本清源,消弭事端!」
又是一片沉默,沒多少人關心呂家是不是倒霉,但演變到目前,已經涉及到彭閣老走不走人,就值得去深思了。
什麼立場就是什麼想法,那呂家也不是沒有過錯。他們先冒犯了李僉憲,不去想辦法轉圜解決,反而敲登聞鼓告御狀,浪費朝廷人力。以李僉憲的脾氣,扣住人不放再正常不過了,他要死不認錯,還能真因為這點小事大肆處置他?
關於陸大使的彈劾,也有人敏銳地從中嗅出了一絲不同尋常之處。
景和天子現在有幾種選擇,斟酌片刻後下諭道:「內閣記下此事,三日後朝議時,著李佑到文華殿自辯。」這算是比較緩和的措施了,也是對李佑有利的措施。
陸元廣奏事完畢,依依不捨得退下丹墀,回到那朝會班位最偏僻的角落裡。他感受到兩側文武百官的眼神明顯與方才不同,有另眼相看的意味,雖然沒有實際意義,但他很享受這種不再普通、不再平凡的感覺。
卻說李佑巡城完畢,回到衙署,便使人去打聽今日朝會情況。當他聽到陸大使慷慨激昂的君前直諫時,也忍不住目瞪口呆。
他開的這個小號,臨場發揮比他想像的還要出色,自己親自上陣,也就不過如此吧。對此李大人沾沾自喜,自己真是眼光毒辣、善於發掘人才的伯樂哪。
隨即他又聽到一個消息,今日朝會完畢後,處於風暴中心的次輔彭閣老回到內閣,迅速寫了一封乞骸骨疏,直接呈送到文華殿天子處。
彭大學士偶然失足被別有用心的人盯上後,遭遇圍攻至今,一直不肯主動上疏致仕,大家都以為他準備硬挺到被罷官了。
可在今天彭閣老卻突然寫了乞休的奏本,出乎人意料。別人或許不明白,但李佑卻猜的一清二楚,忍不住罵道:「真乃老狐狸也!他八成是看出了什麼。」
不得不說,李佑和彭閣老作為兩個當事人,又是鬥了這麼久的老冤家,對彼此的風吹草動都比外人要敏感得多。
彭閣老上了這個奏疏,對他的攻擊立刻便消停了,既然他要主動辭職,那就留幾分顏面,免得他狗急跳牆。
漸漸入門的天子此時也懂得,面對這種辭職疏,無論心裡怎麼想,也不能幹脆利落地批准,那樣看在別人眼裡,就是涼薄無情。
他必須要先下諭慰留,以安撫人心,再磨蹭幾個來回,才能算一個完整程序。職位越高的,請辭和慰留的回合次數越多,像大學士這樣的,怎麼也得三五次。
於是景和天子下旨到內閣,對彭閣老進行勉勵和挽留。其實都是言不由衷的套話,很空洞地表達了「彭閣老對國家很重要,不能這樣輕易走人,朕也捨不得你」的意思——反正只是個形式。
然而彭閣老接旨後,再也沒了動靜。按道理他應該迅速第二次上疏回應慰留聖旨,並繼續請辭,這樣程序才能往下走。可是在某些人的翹首以待中,彭大學士就領著慰留聖旨一動不動,彷彿什麼也沒發生,第二封請辭疏影子也不見。
這拖延時間的小花招就是個陽謀,反而讓從龍派大臣左右為難了。若繼續攻擊就太沒品了,他們不得不考慮輿論風氣。
本來這次倒彭以高層態度為主,特點是由上及下。對此天子是支持的,大學士是多數支持的,九卿是一半支持。但從侍郎往下的中低層官員里,普遍對被一群從龍之臣擠對的彭閣老抱有同情態度。
如果彭閣老都已經開始上疏請辭了,他們還不依不饒地大肆圍攻,看在滿朝眼中,那無異於得志猖狂的小人。
但如果就此收手,而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彭閣老厚著臉皮不上疏請辭,任由程序卡在中間,導致拖延時間太久,那麼好不容易造出來的聲勢就有可能漸漸消散。誰都知道夜長夢多的道理。
在夜間,戶部晏尚書和禮部海尚書不約而同地去拜訪老師彭閣老,如今都火燒眉毛了,他們還不知道老師打得什麼主意。一會兒無所作為,一會兒又突然上疏請辭,到底是個什麼心思,要確定了才好。
進了彭府書房,兩人看到老師正氣定神閑地臨摹書法,筆跡穩而不亂,不知為何,心情也就平靜了下來。
原因很簡單,他們這老師養氣功夫很一般,不然也不會被李佑這小兒輩搞得屢屢沉不住氣。如今連他老人家都如此不慌不忙,那就說明沒什麼大不了的……
兩人施過禮後,由戶部尚書晏俊先開了口:「自從事起,朝中宵小橫行,老師高風亮節,任由彼輩攀誣而按兵不動,學生一直佩服得很。」
彭閣老啞然失笑,「你就是說老夫太過於自在了?此事自然會有人著急,我又何必上火!」
兩尚書面面相覷,晏尚書又問道:「如今滿朝妖風,賢良紛紛束手,又有誰肯替老師著急?」
彭閣老撫須長嘆道:「世人都傳言老夫串通太后,得了這次輔之位,但又有幾人知道這位置是李佑扔給我的!」
兩人甚是吃驚,脫口而出道:「李佑?果真如此?」
「老夫可以說確實如此!某種意義上而言,老夫的次輔位置也是他李佑的成果,如今有人要取走這個成果,他李佑會善罷甘休么?」
兩人都能做到尚書的位置,對老師的話外之意,誰不明白?
李佑當然是有動機來保住老師在兩三年里佔據住次輔位置,但人性是個很複雜的東西,誰也不敢說一定預料的准。若李佑見識短淺,熱衷於看彭閣老這個仇人的笑話,那豈不根本就指望不上?
彭閣老十分自信地答道:「老夫就不信他李佑不著急,如果他李佑連這點眼光和見識都沒有,那就不可能從一介白丁只用三年間就竊據要職!人人都道老夫孤立無援,豈不知李佑就是老夫最大的支持者?」
李佑是他們的仇人,如今這個仇人卻是他們的支持者……兩尚書都是久歷宦海的人物,對此見怪不怪,政治就是如此的。他們只是奇怪,老師為何對區區五品還不能上朝的李佑具有如此信心?
「據老夫揣測,李佑與皇家絕對有非同一般的關係,這關係密切到足以左右朝政。只是這關係因何而來,老夫卻是百思不得其解,有時簡直懷疑李佑是哪家皇親的私生子!」
禮部海尚書靈光一現,「莫非老師上疏請辭,也是給李佑看的?」
「不錯!老夫此舉不是給別人看的,也不是如同別人所猜的拖延時間,僅僅是給李佑看的。催促他不要只顧看熱鬧了,並警告他老夫真有辭官的可能,同時也算日後討價還價的手段罷。」
至此兩尚書輕鬆許多,不似來時那般緊張,彭閣老看在眼裡也放了心。他今晚自信從容的態度,很大程度上也是做給他二人看的,當前這個時刻,必須要穩定軍心,所以要顯露出勝券在握。
海尚書說笑道:「聽了老師一番話,再仔細回想,也能看出李佑的心思已經初現端倪,不會撒手不顧的。下面就讓他去奔走忙碌罷,我們只須等著他捷報傳來下酒了。可惜李佑護駕這個好戲至多也就三兩年時間。」
彭閣老點頭道:「做事可以看十年百年,做官能看清三年就不錯了。至少這兩三年內穩當的,這期間最怕老夫辭官的不是別人,正是李佑,為了不讓老夫丟官,他可以為此做任何事,想來也真好笑。」
這個博弈確實挺黑色幽默的,兩尚書陪著笑了幾聲。忽然彭府的下人來稟報事情:「有位都察院的官爺來報信,說是今日下午,西商呂家向五城總察院狀告老爺數年來索賄二萬兩,李僉憲便向都察院河南道請示。」
彭閣老聞言,保持整晚的淡定從容悠閑神態一掃而空,大怒道:「李佑這個混賬!竟敢玩真的,這是趁機要挾!呂家也無恥!」
晏尚書和海尚書兩人再次面面相覷,李佑要挾什麼?大學士位置不是他所求,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退而求其次又是什麼?大學士之下就是尚書啊。
他們有種直覺,兩人之間有一個人的位置要不保了。剛才只顧陪著老師高興,卻忘了自己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