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憂書屋 分類
返回 忘憂書屋目錄
忘憂書屋 > > 錦衣夜行 > 第140章 換主場!

第140章 換主場!

所屬書籍: 錦衣夜行
    「楊旭毫無反應?祖墳被刨了,他毫無反應?他現在在做什麼?」     聽了楊羽送來的消息,楊充又是驚奇又是失望。     楊羽道:「是,當日楊旭回來,聽說消息後,先請在他家裡做工的匠人幫忙去搬回棺槨,不料那棺木已被路過的一群人善心給抬到天師觀去了。棺木不入土,停在道觀寺廟,正是最佳的所在,所以楊旭只是去那裡祭拜了一番,並未再抬回他的家。次日一早,他就出去了,回來的時候,身邊還跟著一個年輕俊俏的後生,據說是個風水先生,幫著他擇選墓地的。這兩天,他一直在忙這些事情。」     楊充沉思有頃,冷笑起來:「原來這楊旭也只是沽名釣譽之輩,他知道宗族是有權將背棄家族的不肖子孫的墳塋掘遷祖墳的規矩,根本不敢做出太極端的事來。」     楊充這句話就已有些泄露天機了,楊旭如果真的一怒之下干出什麼極端的事來,先其沖的是誰?可惜楊羽很有被人當槍使的覺悟,竟然還沒聽出其玄機,只是殷勤地向這位少族長,同時也是遠比自己前程遠大的年輕人請教道:「充弟,楊旭服了軟,被趕出家族,父母之墳也迫遷了,這一下咱們揚眉吐氣,是不是就可以罷了啦?」     楊充傲然搖頭,指教似的道:「他的宅子還在我秣陵鎮上,低頭不見抬頭見,以後還少得了打交道的機會?征糧派差、公益教化,不管什麼事兒,少得了他楊旭?不把他打得一蹶不振,難保他以後不會攪風攪雨。羽哥,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呀……」     楊充冷笑著走開了。     有關楊旭初回家族便怒殺宗親長輩牲畜,又拒不承擔宗族責任,家財萬貫,對修宗祠、建義田一毛不拔,在祖祠里破口大罵,仗勢欺壓族長族老的事在楊充有心傳揚之下,漸漸在國子監傳開了。     楊充的謠言裡面自然絕口不提楊宗家族是如何的冷漠無情、不提他們對這個族晚輩是如何的排擠打壓,那些熱血青年聽了人人憤慨,他們都是讀聖賢書的,能入學國子監的,哪個身後沒有一個大家族的支撐和資助?對這樣忘恩負義、反叛家族的人最是反感。     「楊兄,此等宵小,你楊氏族就沒有法子懲治他嗎?」     楊充嘆息道:「唉!難啊。上一次,族父老倒是告了他一狀,官司先打到江寧縣,輸了。再打到應天府,還是輸了。人家背後有人啊……」     一個太學生又驚又怒:「背後有什麼人,可以如此干涉國圞法,放縱小人?宗法是國之根本,一個不重宗法、不孝祖圞宗、不忠於家族的人,能成為一個忠於朝圞廷、忠於社圞稷的人嗎?此等害群之馬,必得嚴圞懲,方能警示他人,官圞府豈可因私廢公,偏袒放縱?」     楊充嘆道:「唉!你知道圞人家的靠圞山是什麼人?山王府啊,若非山王府,哪有這般的權圞柄。」     這些太學生們可不大在乎功臣勛戚集圞團,對那些一生下來就是王侯公卿或者一二三品高圞官的功臣子弟,他們既有些鄙視,又有些嫉妒,本能地有些抵觸。他們十年寒窗,飽讀詩書,自負是有真學問、大本領的,將來入仕走得也是科舉一途,官之路,恰與勛戚功臣的武將集圞團對立,這時又未成為真正的官圞員,沒有感覺到切身的利害,自然是嫉惡如仇,毫無忌憚的,一時間山王府也成了他們唾罵的對象。     楊充又道:「這一次,我家的長輩們已把他忤逆不孝的事寫入了狀紙,再次呈給了應天圞府。可是我擔心,楊旭背倚大樹,仍然是毫無傷。唉,他一人不肖倒也罷了,就只怕因他一人,壞了風氣,我秣陵楊氏,從此永無寧日了。」     一個平素與他交好的太學生振然道:「楊兄,朝圞廷律法,列有十惡,第八條就是不睦。這楊旭違反族規家訓、敗壞綱常名教、侵犯的不只是楊氏宗族,而是整個天下的教圞化,這樣的人,怎配做我名教弟圞子?他的生員身份,理應削去才是。楊旭有山王府做靠圞山,我們卻有天下大圞義為後盾,我們聯圞名上圞書,敦促應天圞府秉公執圞法吧,相信如此一來,應天圞府也不敢罔顧民圞意。」|愛十三娘,吃烤刀魚,切小黃瓜,喝木木奶,煎土雞蛋,娶田螺妹,看朕夜行,做錦吧淫。|     這人一提醒,眾學子紛紛響應,楊充連忙道謝,當下便有人取來筆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開始拼湊起請圞願書來。     「先生……」     楊充把眾人簽圞名寫好的請圞願書揣在懷裡,興沖沖地正往外走,忽地看見一個穿高冠,著儒袍,五綹長須,道貌岸然的老者站在那兒,正是國子祭酒,太學的主管官武齊安,楊充連忙一旁站定,躬身施禮。     楊充是楊氏家族的少族長,從小就懂得在家族長輩面前扮乖賣巧討人喜歡的本事,上了太學後就把這些功夫用在了各位先生身上,不管是這位大學校長武先生,還是那位客座教授黃先生,都很賞識他。     看見愛徒,一臉嚴肅的武齊安臉上微微露圞出一絲笑意:「是楊充啊,匆匆忙忙的,這是幹什麼去?」     楊充知道這位祭酒大人刻板不化,只重教學,最討厭學生干預國事,便撒個謊道:「學生與兩位好友有約,今日要往玄武湖一游。」     武齊安怡然一笑,揮手道:「去吧。」     楊充如蒙大圞赦,卻不就走,只是再施一禮,容得先生舉步過去,這才匆匆向外走去。     「皇祖父,您看,您看,前一次孫兒還覺得這楊旭一怒殺牛,純是出於孝道,因此向皇祖父請旨,寬赦了他。想不到他如此乖張,不知敬長上、序尊卑、明宗法、有違孝道,有乖親情,實在是太可惡了。楊氏族老已因他的惡行再告於應天府,就連國子監的生員們也出於義憤,上書求懲了。」     朱允炆批著奏章,忽地看到應天府上奏並附錄國子監生員們請求削楊旭功名,予以嚴懲的章,不由得義憤填膺,立即向身後榻上正閉目小憩的朱元璋告狀。     「唔?」朱元璋有些意外,眨了眨眼睛,才清醒過來,微訝道:「那個楊家……居然又把案子捅到了御前?」     朱允炆氣憤憤地道:「皇祖父,這可不是小事。家國一理,宗法不存,社稷安在?一個不明事理、不識大體、不知孝義的讀書人,能成為朝廷棟樑之材嗎?孫兒覺得,此案是個極典型的例子,應該予以嚴懲,並將之抄報天下,以正教化。」     朱元璋淡淡一笑,說道:「上一次,朕對你說過的話,都忘了嗎?」     朱允炆唯唯,當即不敢再言。朱元璋淡淡地道:「拿來我看。」     朱允炆連忙雙手呈上,朱元璋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若無其事地道:「天子,掌天下之事。駕下武,各有所司。這樣的小事,根本不需要天子過問,上一次,已經破例了,這一次,你不要管。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吧,應天府如果連這麼小的一樁案子都處理不了,還需要天子話,他也不用幹下去了。」     朱允炆恭聲道:「是。」     雙手接過奏章,回到御案前正身坐下,朱允炆提起筆上,回頭看了眼闔目養神的祖父,只得猶豫著在奏章上批下了三個大字:「知道了。」     朱元璋很生氣,只是他的孫子沒有看出祖父的怒意罷了。年歲漸老,朱元璋已不復當年的銳氣,輕易也不動氣了,但是這一次,他真的有些怒了。這個甚麼楊旭的事情真的很重要嗎?對偌大的天下來說,這事屁也不是。可是就是有人三番五次把它捅到御前。     上一次是山王府,這一次是國子監,這說明這件事已不是區區一個秣陵鎮鄉民族眾之間的糾紛,雙方背後都有人,在用權說事。最可惡的是,徐增壽也好,這些太學生也罷,簡直把天子視為玩物了,一個用蒙的騙的、一個捧起天下大義的牌牌,試圖左右天子,視皇帝為傀儡么?     朱元璋暗暗冷笑:「以為我朱元璋老了?什麼魑魅魍魎小妖小鬼都敢蹦躂出來了,你們就折騰吧,朕倒要看看,你們能把國法民意,挾持到哪兒去!」     他的一雙老眼微微閃過一抹凌厲無匹的殺氣。     「就這些?」     聽夏潯說完了要他辦的事,蕭千月微笑著問道。     夏潯也微笑道:「這些,已經足夠了,不是么?」     蕭千月點了點頭,他現在真的有點佩服夏潯了,大人沒有說錯,此人確實了得,從這些方面著手,就不信楊家沒有甚麼把柄,縱然真的沒有……,錦衣衛說他有,就一定也能找得到,要整治這群小丑,這些手段的確是夠了。     夏潯道:「以前,是我陷入魔障了,總想和對方論出個道理來。大人說的對,只要達到目的,什麼手段不一樣呢?現如今,他打他的,我打我的,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吧。」     夏潯也知道,這一來他是重新又綁回錦衣衛這艘破船上了。可他本來就有錦衣衛的身份,這是擺脫不了的,而這次羅僉事雖只露了一面,給他的心理壓力卻太大了,讓他連反抗的心思都不敢有。羅僉事根本不提對青州諸事的疑惑,也不問他擅自回鄉的理由,單刀直入,反奏奇效,夏潯一直以來做的種種準備全無用武之地。     「少爺,應天府的公差又來了。」肖管事緊張地跑進來道。     夏潯和蕭千月對視一眼,舉步走出門去。門外站著的還是上回那兩個捕快,歪眉吊眼,皮笑肉不笑地取出一張堂票:「楊秀才,恭喜啊,我們大老爺還要請您去一趟。」     夏潯還沒說話,蕭千月便走了上去,淡淡地道:「你們回吧,他不用去。」     兩個公差一愕,登時瞪大眼睛,怒道:「抗拒拘傳,該當何罪,你們知道嗎?」     蕭千月翻個白眼兒,冷冷地道:「不好意思,楊旭是在京、在職的軍官,若有人舉告,當由五軍都督府受理,你們應天府,不夠格兒!」
忘憂書屋 > > 錦衣夜行 > 第140章 換主場!
回目錄:錦衣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