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離開(下)
老道士再一次目瞪口呆了,他從來沒有想過,把人殺掉然後切成碎塊這居然還能成為一門學科,還有正式的名字?
王勝對老道士心目中的解剖學定義也十分的無語,什麼叫把人殺了切成碎塊?這種碎塊級的也敢叫解剖學?當然,王勝也完全理解,在沒有顯微鏡的時代,切成碎塊也就是比正經解剖學「粗礦」那麼一點點。
怎麼和老道士解釋那些醫學院解剖的屍體都是自願的?老道士絕對一口唾沫噴王勝一臉,除了沒辦法,誰願意自己被大卸八塊碎屍萬段挫骨揚灰?
沒奈何,王勝只能「認可」老道士對於解剖學的理解。不過王勝還是規勸了老道士一句,免得他殺性一起,隨便找幾個所謂的惡人幹掉解剖。但老道士會不會聽,王勝也不知道,由得他了。
休息了一天,王勝繼續開始前字訣的模擬優化。
相對列字訣來說,前字訣簡直就是白送了。王勝之前就已經領悟了前字訣,這會連老道士都不用在前字訣上多下功夫,以他的修為,用前字訣調理經脈的效果可比王勝強出太多了。
這也是九字真言裡面老道士能勝過王勝的唯一的一個字,優勢還是建立在老道士數十倍甚至數百倍於王勝的實力基礎上。
可本來還能洋洋得意的老道士,在看到王勝「閉關」思考了幾天之後,在雕刻前字上表現出來的強悍效果之後,也不由得再次嘆息,王勝這傢伙就是個怪物。
固然所有的這一切都是老道士的提醒,讓王勝用靈氣運用的角度來對抗山壁上殘留的力量,進而加深對九字真言的理解。但是當他看到王勝真的一個字一個字的琢磨通透並給自己演示出來之後,老道士還是不由得不感嘆,王勝不愧是九字真言的提出者,真的是厲害到了無以復加。
能讓老道士如此嘆服的,絕對不是因為王勝在前字訣上的中矩中規,而是讓老道士出乎意料的手法。
靈氣調理對於王勝現在來說,其實很簡單,因為王勝總共才十六個竅穴,本身就沒有複雜到哪裡去,調理的效果也相對一般。和老道士不知道超過多少的竅穴相比,那自然是大大的不如。
王勝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在優化模擬的時候,就直接加入了融合之前收集到的所有十六個竅穴以及以下功法的想法。
八個戰鬥意識小人用一種最穩定的結構將十六個竅穴連通,併兼顧靈氣調配和吸收融合。
如果是王勝自己琢磨並每一種可能性來親自試驗的話,那絕對是一個讓王勝大半輩子都不用干別的事情的麻煩事。可是戰鬥意識模擬起來,那是相當的快速,一個小人模擬一種,最多只用一兩分鐘的時間,而王勝親自控制靈氣更改來試驗,一次至少也得半個月到二十天。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寧願使用功法秘籍學習而不願意自創功法的緣故,因為每一種功法秘籍,哪怕是最簡單的,也是經過了不知道多少人多少代的優化,遠比自己摸索要有效許多。
如果僅僅是十六個竅穴優化出一種新功法的話,王勝的表現還不足以讓老道士震驚。真正讓老道士驚駭的是,王勝在使用前字訣的時候,並沒有對抗山壁的那股力量,而是直接吸收。
既然有靈氣梳理經脈調節的功效,而且王勝的元魂還有吞噬效果,那麼這種強悍的力量為什麼要浪費在對抗消耗上,而不是吸收掉?
從吸收的這個心思一起,戰鬥意識小人的興奮程度直接翻了番,王勝很少見到戰鬥意識小人能夠興奮成這樣。這讓王勝越發的堅信,自己的決定沒有錯。
所以,當王勝第一錘第一鑿開始就吸收山壁內本應該反彈王勝的力量的時候,老道士的目光就彷彿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一般,再也挪不到別的方向。
山壁內殘存的力量,老道士當然知道有多強悍,雖然這股力量對老道士來說可能微不足道,但對王勝來說,如果王勝一開始不會太極手法,那簡直就是致命的。
吸收這種致命的力量,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需要無與倫比的判斷力,還需要精準無比的控制手法和控制時間,總之,稍一不慎,最幸運的也是輕傷吐血。
在老道士震驚的目光中,王勝一錘一鑿的吸收著山壁內的力量。說到底,這也是一種精純到無以復加的靈氣,一進入王勝的身體,就沿著王勝優化過的經脈竅穴進入到了元魂空間中。
還沒等元魂吸收融合同化,戰鬥意識小人就直接跳出來截胡,將所有山壁內吸收的靈氣吸收殆盡。
對此,王勝自己都無比的震驚。要不是老道士看不到這一幕,王勝都懷疑老道士會不會因為此而瞪眼瞪到眼眶都裂開,文雅點的說法叫目呲盡裂。
前字訣的演示其實已經不是給老道士演示,而是王勝在餵食戰鬥意識小人了。等到前字的最後一筆最後一鑿完成的時候,整個山壁上已經再也沒有了半點殘存的力量。這也意味著,王勝的行字訣將不可能藉助山壁的力量完成了。
儘管如此,可王勝卻一點都不可惜。在吸收了所有山壁上的殘留力量之後,戰鬥意識小人給了王勝一個巨大的驚喜,他再次分裂了。
在王勝數次晉級修行都沒能讓戰鬥意識小人再次分裂的情況下,吸收了山壁上的力量之後,戰鬥意識小人再次分裂。雖然只是增加了一次分裂次數,但是數量卻從八個變成了十六個。這也意味著,王勝以後再有類似的模擬優化的工作,效率將會提升一倍。
老道士雖然也惋惜山壁上的力量被完全吸收,無法繼續進行行字訣的推演,但老道士相當豁達,他也沒想過就靠著山壁上的殘存力量讓王勝全部掌握九字真言,能掌握八個,已經足以讓老道士驚喜了。
王勝和老道士在這片山壁這裡居住了四個多月之後,終於到了要離開的時候。